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8节  (第1/1页)
    他强势霸道,用那一纸协议将她绑住,带到天津去。    约定的一年未到。他违约,强要了她。    两个骄傲的人,两颗倔强的心,在爱里煎熬。    经过一年的磨砺,他们终于在一起。十九岁那年,她生下了真真。    可他,却陷入了江山美人的抉择,他放弃了她。    于是,她远渡南洋,在那里生活了两年,转身嫁给了别人。    他从此下落不明,消失了许久。    再找到他时。又因为误会,阻挡了彼此。    还好,他寻到日本来了,他们终于团聚,这世上,再也没有什么阻止得了两颗心的靠近了。    即便她与他又要分离,隔着触不可及的大洋彼岸,他们也不觉得,距离那么遥远。    身在远方,心在咫尺。    上天给他们的考验,早已结束。    ***    盈袖对法国是熟悉的,她的法语讲得还不错,是以没有初来异国的紧张。    她很快与这里同学熟识起来。    雅利代不愧是世界五大音乐学院之一,能入学的学生,音乐天赋都非同一般,还有那些技艺卓绝的教授们,有弦乐,鼓乐,管乐,打击乐,各个领域都有最出色的人才。    雅利代汇集了世界各地的音乐种类。    盈袖倍感压力的同时,也欣喜异常。巴黎雅利代学院,让她正式地、打开了音乐世界,领略了它的美妙。    十五位音乐老师当中。有一个是中国人,他教学生们学习中国的吹奏乐器,如葫芦丝,笛子、洞箫……等等。    他姓杜,名叫杜彦书,是个十分诗意,很儒雅的名字,一如他的人。    看见他,心头会浮起一丝亲切感,不仅仅因为他是同籍华人,而是,他的衣品他的性格,让盈袖想起了顾斐然。    那个、尘封在记忆里很久的那个人。    杜彦书应该是学院里年纪最轻的教授了,大约三十五六岁的模样,温文尔雅。    他对盈袖,既有师长的严肃,也有同乡人的关切。不会过分亲热,也没有太过疏离。    在日渐相处中,盈袖隐约发觉他对自己的异样,他大约是对她有那种好感,只不过他不曾说出来,好像没有捅破那层窗纸的打算。    既然这样,盈袖便装作不知情。    当进修结束,老教授麦克·达夫递给她一份制作精贵的荣誉证书。他对她这样的学生很满意,也有点舍不得她离开雅利代,但她还是要走的,去学习更多更好的音乐知识。    “ann,”这是盈袖的英文名,达夫教授温声问她,“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吗?如果你愿意继续学音乐,我可以推荐你到意大利,意大利有位很棒的音乐家……”    “谢谢教授,”盈袖婉拒道,“但我想回国了。”    “为什么?”达夫教授意想不到,“我认为你应该到另一个国家继续深造。”    盈袖摇摇头,“我的丈夫,我的女儿,他们在家里等着我回去。他们等了我三年,我不能再让他们久等。”    她现在也是个有家的人了,所以,她归心似箭。    达夫教授很惊讶,不仅是他,办公室里其他几位教授也很意外,包括杜书彦。    从未想到,她竟然已经结婚,而且还有了女儿。    “你明明还这么年轻……”另一个女教授有点语塞,“你今年才二十五岁,ann。你怎么那么早就结婚了?”她觉得,很不可思议。    在外国人看来,二十五岁还是谈恋爱的大好时间。    他们喜爱浪漫,随性而自由,不轻易结婚。尤其是法国人,是目前结婚率最低,离婚率也最低的国家。    这里有很多不婚主义的男人女人,他们尽情玩乐,若没有遇到‘命中注定’的那一半,便不会轻易结婚。    而一旦结婚,就不会轻易离婚,一辈子恩爱而忠诚。    盈袖听了他们惊疑的话语。都不好意思告诉他们其实她女儿都快七岁了……    转眸,对上杜彦书的眼睛。    他看着她,眼神复杂。半晌,他才说:“我也没想到,你已经结婚了。”    盈袖微微一笑,没有言语。    杜彦书岔开话题,“你准备什么时候回国呢?我正好也要回去一趟,时间对得上的话,可以同程。”    “我已经买船票了,是明天早上七点的邮轮。”    他扯开一个笑,从钱包夹层里取出一张蓝色的卡片,温和地说:“很巧。我们一起回去。”    盈袖没有异议,说了声好。    ***    两年师生情谊,达夫教授对她很关照,即便她要回国,他也发了一封电报到中国报社去,帮她提高知名度。    中国报社接到雅利代音乐学院的著名教授的书信时,又惊又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