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节  (第2/3页)
必然要冒着重重阻力。若没有强悍的恒心意志,极有可能半途而废。    若殿下下定决心,哪怕得罪权贵也要推行科举,那么到时鸾玉可要头一个报名,兴许晋国第一个女状元,便要落到我头上了。”    她莞尔一笑,丹唇微启,淡淡的茶香滚着几片嫩绿的叶芽,苦涩后便是一股难以描述的余味。    陆玉安许久未动,却被她这一席话点播到头脑清醒,刚要开口,门外吹进一股凉风,稳健的步子伴随慈善的声音。    苏牧缓缓来到案前,陆玉安连忙起身,恭恭敬敬的行了礼,苏牧眼睛看着鸾玉,笑眯眯的问道。    “你媳妇儿?”    陆玉安脸上一红,扶着夫子的胳膊开始解释。    “不是,您这越来越冒失了。”    鸾玉倒没生气,微微福身,声音恬淡柔和。    “夫子,我叫鸾玉,梁国文南公主。”    “哦,可惜了。”苏牧右手拍在大腿上,眼神中毫不避讳的流露出惋惜之色。“我最看不上那个孩子,如此有想法的姑娘,却要跟着那样无趣的人过日子。    你怎的没这样的好福气?”    扭过头,苏牧冲着陆玉安质蹙眉,像是质问一般。    “夫子,我年岁还小。”    “不小了,舞象之年,再过两年便是弱冠。你父皇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敏之已经三岁了。”苏牧提到陆玉容,不禁有些怅然。    “敏之那孩子,比你可有良心多了。他早些天过来看我,送我那幅《山居图》,实在是妙哉。”    《山居图》是前朝名家所作,相传早已损坏,没想到陆玉容能寻到,自然珍贵无比。    “夫子喜欢孔大家的画作?”鸾玉状似无意,粉唇微翘,盈盈眸光似千娇百媚,叫人觉得赏心悦目。    “岂止是喜欢,简直到了痴迷忘我的境界。前年书院人满为患,不招收学子,可听闻有人携孔大家墨宝拜访,这位夫子便殷勤的加了书案,堵住出门的角落,怨声载道啊。”    陆玉安嘴角勾起,竟有两个浅浅的旋涡,精瘦的脸颊俊俏刚毅。    “若你孝顺些,我怎能为一幅画折腰,堪堪拂了老朽的颜面。”    《兴国论》在三人面前安静的躺着,谁都没再主动提起。苏牧只用余光瞥了一眼,对面的鸾玉不紧不慢的洗茶,斟茶,一双玉手灵巧生动。    “真是个好孩子,可惜你没这个福气。”    又是一声叹息,陆玉安喉咙上下滑动一番,特意侧开脸面,去看窗外的鸟雀觅食。    “成天也不知道忙些什么,连媳妇都娶不到。但凡你有你父皇一半的悟性,府里还不早就子嗣成群,我也......”    “夫子~”陆玉安拉长语调,清了清嗓音,说道。    “我最近受您的启发,跟父皇提及科举改革,父皇迟迟未允。除夕夜宴,若夫子能够与父皇当面进言,此事定然能够畅通无阻。”    “老朽的脸不是脸呐,不去,得罪人。”    “夫子,我从梁国来,没带什么好物,却有两幅孔大家的早期画作。”鸾玉顿住,苏牧果然欣喜,如孩童一般,脸上洋溢着毫无防备的笑意。    “你要送我?”    “还请夫子除夕宴上帮忙进言,鸾玉将感激不尽,必然双手奉上画作。”    苏牧哼唧了一声,身子靠回去,花白的胡须捻成一缕,“跟这小子学坏了。”    鸾玉笑道,“夫子本就有心助燕王殿下推行科举,鸾玉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夫子关心国政,故而才会写出这种旷世之作,《兴国论》不仅在晋国被众人推崇,在梁国亦然。”    “你要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