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2章 芝麻绿豆小官吏 (第2/2页)
一题什么都没有写,但是他前面九张试卷的得分,还是超出第二名五十分。 总计五百分的文科试卷,王强得到了三百六十分。 如果最后一道,王强也能写出一点东西来,四百多分绝对没有问题。 那就是真正的碾压其他人了。 赵徽直接任命各科前三名的人。 王强被任命为县丞。 汪旭被任命为主簿。 公孙尅则是县尉。 当然三个人没有被分配到同一个县城。 这也只是暂时的,主要是对他们的历练。 三人今后只要不出问题,他们的仕途,绝对会比其他人升迁得更快。 很多县丞,一辈子都是县丞。 而王强,虽然一年三迁没可能,但是一年一升,基本不会有问题。 其他人的任命,赵徽直接交给徐庶去做。 上百人的任命,赵徽可没有这么多时间。 王强等人是官,但是其他人都只是安排为小吏。 不可能所有人都来当官,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空缺。 只是赵徽的任命,在世家中,还是成了笑话。 一场科举,考中第一名的,不过只是得了一个县丞县尉主簿,这样芝麻绿豆的官职。 有什么用? 这样官职,真的不会被这些世家放在眼里。 那些大世家的传人,没有一个是从县丞县尉做起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给你一个县尉当,就是天大的恩赐。 可是对于这些世家的人来说,这就是侮辱,他们宁愿在家里呆着,也不会去当什么县丞这样的小官。 要么就是做幕僚,至少是核心成员。 要么就得是封疆大吏,怎么也得是太守起步。 就算给一个县令,他们都会显得很不情愿。 曹操二十岁被举为孝廉,然后就是洛阳北尉。 这样的起点,才是世家子弟该有的。 像公孙瓒公孙度这样的庶子旁系,才是从小吏一步一步做起。 很多世家的人,本来还以为,科举的第一名,会被封为太守,再不济也会是州牧府的属官。 却不想,只是一个县城中的小官。 公孙家顿时成了所有世家的笑话,公孙尅在其他世家子弟中,也成了笑料。 那些同样是精英嫡系的世家子弟,都在庆幸自己没有去参加科举。 一个县尉对于小一点的世家来说,可以接受。 但是对于公孙家这样的幽州顶级世家来说,真的像是在侮辱。 当然,这是其他世家的人如此认为。 公孙威已经完倒向赵徽,不管赵徽给公孙尅什么职位,公孙威都不会不满。 按照以往,公孙尅如果入仕,怎么也得是太守起步。 对于公孙家来说,想要让公孙尅成为太守,真的不算难事。 毕竟公孙家有关系,也有钱。 在大汉,九成以上的事情,公孙家都可以摆平。 徐庶很快就收到了赵徽的回复。 在蓟城张榜公告,同时一百人的名字,也在报纸上刊登宣传。 幽州每一个县城的城门处,也都贴有告示。 名字在榜单上寒门子弟,欢欣鼓舞。 名字没有出现的,难免失落。 不过世家子弟除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