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钱11 (第3/5页)
祝博士说着笑起来:“我给研究生开题,有的研究生查文献都没小李这么认真。你别不信,她抄录的索引还在我办公室那呢,你哪天去我办公室看看。到时候你可别觉得自己丢脸啊。” 关主任立即说:“我没有不信。就是她用了多长时间?” 祝博士想了想说:“差不多接近两周吧。” “那可比我用的时间久太多了啊。”关主任开玩笑道:“她不如我。” 祝博士莞尔:“你交上来的只有中文的。小李查到的英文资料比中文要多,nearly double 。我当时就跟侯教授说小李这认真劲儿,将来做哪科都能做好。后来侯教授还问起过她的毕业分配呢。我前几天在你们省院见到她,我还真挺遗憾她没在呼吸内科的。” 关岚笑笑。医大安排实习呼吸内科的时间是五周,能让实习的带教老师至今记得、尤其是祝博士这样的人记得,可见那第一次的考核是入了祝博士的眼了。因为李敏可不像自己,是跟着祝博士进修学习一年的。 “那你怎么没留她在医大啊?”关岚略微有点儿好奇。“听说李敏的成绩也挺不错的啊。” “我那时不是呼吸科的主任,没权利啊。”祝博士玩笑般地回答。然后轻咳了一下接着说:“主要是她想做妇产科大夫,不然我还真就去找校长留她了。当然也有侯教授认为她不适合医大氛围的原因。 你也知道医大派系争斗激烈、人事冗杂、条条框框的限制太多,层层压制下会让她这样性格的人失去活力。你看她在你们这儿不是挺好的。” “嗯,是不错。她晋完主治医,在神经外科算是立足了。医大跟她一起分来的、比她早一年毕业的,还有没定科的呢。” “那和个人努力、际遇都有关。当初和我在一个青年点的,有我这样推荐上大学的,也有出工不出力,混到最后清点回城的。那些人里现在有做工人的、有蹬三轮车送货的,也有下岗在家等米下锅的。就是后来和我一起读大学的同学,也有不少考试后被发配到基层医院去的。” 关主任点头。他是祝博士和同时代的下乡青年,祝博士说的这些,他的同青年点伙伴也都有。 祝博士说着话站起来,对关主任说:“这些患者也都没什么事儿了,明天我就不来了。有什么意外情况,你再往我办公室或者是家里打电话。” “好。你等我给车库打个电话,让人送你回去。” 关主任打完电话,跟icu的值班大夫交代了一句,陪着祝博士离开内科中心大楼。路上他笑着问道:“祝老师,你今晚过来就是为了跟小师妹说这几句话吧?” “嗯。你别嫉妒啊。你可比她大多了。”摘了帽子口罩的祝博士,戴着全黑框的眼镜,越发显得白白胖胖的脸庞如满月般皎洁。 “是是。她比我家孩子也没打几岁。”关主任开玩笑道:“她要是分到呼吸内科归我带,她就管我叫老师了。如今是小师妹的。” 祝博士也笑:“是陈惠池惦记她,说她太硬气了,让我过来看看她好不好。她今年开始招研究生了。陈惠池说不在乎她这两年是做什么专业的。你明白吗?” “明白。遇到好苗子了,谁都舍不得放手呗。” 陈惠池是与关主任一个大班的同学,她是高三毕业才下乡的那波老三届中的一员。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夫妻俩同时考上医大,成为下乡的公社和医大临床医学专业的传奇佳话。她毕业后留在医大的妇产科工作。李敏实习产科的时候,就在她的医疗小组。 关主任感慨:“陈惠池都开始招研究生了啊。” “是啊,你要努力啊。别被你的同学甩下太远了。” “是是,我会的。我一直在努力。” 俩人同龄,这五六年来相处得甚好,说是亦师亦友也不算太夸大。关主任把祝尔诚博士送上车,看着小车驶离了省院,才扑棱了几下落在发丝上的雪花,转身进去内科住院大楼。 * icu治疗的那七个中毒患者,在陆续到来的专家支持下,稳定后逐渐好转。其中鸡蛋汤喝得最少的那个售票员,率先出院了。其他人也陆续转出了icu,住去神经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