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福祸11 (第2/4页)
技术,助手不仅决定了手术的速度,有时候甚至还能决定手术的成败。 前者大家好理解。后者就是助手不得力,万一在术中“捅娄子”、造成副损伤了,那术者就不得不放下正事去补漏洞…… 其实在血管吻合这一块,陈文强知道自己早就不如李敏做得好了。哪怕在老梁和老李的眼里,自己临床经验更丰富,比李敏更稳妥,心理更稳定,可能被外界影响的更小。他都不动摇自己的判断。 因为实际上他自己明白在心理稳定这一块,他是更不如李敏的。李敏能够心无挂碍、能够全心致志、什么手术都敢想、什么手术都敢比试地、一往无前地向前冲,是因为李敏笃定万事有自己给她兜着的。 可是谁给自己兜着呢?到了自己现在这程度、这高度,要考虑失败的影响,要考虑,唉!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 * 陈文强退让给李敏做术者后,手术室里所有人的想法都是:这陈院长,为了培养李敏,这么大的手术都敢给李敏机会。是不是太冒险了?但随着血管吻合的进度,所有人都为这旗鼓相当的师徒俩的技术叫好。 不仅是个人的技术好,而是改由李敏做术者、陈文强做助手后,手术的速度更快了。快而且稳的默契配合,出来的就是高质量的血管吻合成绩, 这简直是外科大夫的视觉盛宴。 令人叹为观止。 向主任扭头说他的骨科住院总王大夫。 “小王,你要是有李大夫这样的血管吻合技术,断指再植我放开了让你做。” 王大夫双手抄在胸前的兜里,抬头看了向主任一眼说:“主任,我也想啊。李大夫从小就绣花、做针线活的,那针感要功夫劲的,我五年能练出来都不算慢了。” 骨科王主任接话道:“五年练出来也不迟,你不过就35岁,正是外科大夫最好的时候。” “好好练。”梁主任也鼓励王大夫一句。“让我们这些老家伙在退休前,能看到你接了向主任的班。” m蛋的!怎么说话呢。 “老梁,你是盼着我退休前被顶下去啊?”向主任愤愤。 “咱们外科大夫靠本事吃饭。你本事够,谁顶得了你?认孬种了?” “你才孬种呢。” 梁主任哈哈一笑说:“那是,你老向什么时候承认过自己技不如人啊。再者说,骨科迟早要分科的。医大附院可早分出去脊柱外科、手外科了。咱们省院不也把胸外科从普外分出去了吗?” 器械护士注意到向主任的呼吸又变粗了有一分钟。 * 周主任有icu洪主任帮着调整伤者的生命体征和一般状态,他轻松多了。他觉得今天的这台手术,对自己来说完全是视觉的享受。不论看那一组的清创,都是前所未有的完美。及至看完李敏的血管吻合,他用胳膊肘撞了下洪主任说:“医大也真舍得。” 言外之意是李敏这样的女孩子,医大没留在附属医院的外科,走宝了。 洪主任则道:“是陈院长下了大功夫。要不是他给小李机会、栽培小李,小李在外科未必会有小黄做得好。” “那是。老洪说了一句良心话。”陈文强很满意地接话。“当初小李跟着张正杰那组,干的就是抗大腿、换药、写病历的活。” 张正杰立即不干了,这不是当面挑拨自己跟李敏的关系吗? “陈院长,咱们哪个人刚上班不是这么干过来的?向主任,我在骨科是不是也这么干了半年多?” 向主任立即帮腔张正杰:“是啊,咱们省院就是这传统。” 张正杰立即有了底气了:“老陈,小李特殊,她才上班两个月,你就敢让她做开颅的术者,咱们这手术间里也就她一个有这种机会了。” 一边站着的小黄听得简直要流泪了。洪主任说的那真是良心话的。可李敏的机会未免太好了。他太羡慕李敏的机会了。自己在普外待了两年多,程主任要是肯给自己一点儿机会,自己那至于回医大进修的时候,被带教老师喝骂:“你毕业两年多了,吃干饭去啦?” 这也就是自己是医大毕业的,换个别的人,以后连手术台的边都摸不着的。 可张正杰偏不放过他。 “小黄,你羡慕李大夫也没用。羡慕不来的,人家会投胎。” “哈哈,可不是怎么地。”梁主任笑着接话:“不会投胎的,小学没读完就辍学的不知凡几。咱们这些人投胎的本事,说起来其实都还不错。老向,你说你是不是?” “是什么?” “你要早生20年,你有机会读书吗?” “我要早生20年,那我肯定会参加长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