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有些远_立场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立场6 (第2/5页)

比哭还难看。还不如不笑。他坐起来郑重地石主任说:“老石,谢谢你,真的!今天上午要不是有你喊了谢逊和李敏过来,那患者可能就没救了。不是可能,就是没救。大恩不言谢。”

    “谢什么谢。我是病房主任,你要肾肿瘤的手术,哪怕是破格做副高级别的手术,对你、对咱们科室、对医院都是有益处的事情。我拦着你成什么了。

    我是必须要陪着你、给你站台的。再说了,谁也不是晋升职称以后,再去做相应级别的手术。只不过你今天这个病例,你选的太难了一点儿。”

    石主任说的非常诚恳。

    “这患者也是碰巧遇上了。我现在做的泌尿外科,你知道我的,根本没有选病例的余地。遇到什么样的病人,就做什么样的泌尿外科手术。”杨大夫满脸纠结,痛苦不堪忍受的。

    “你这说的是糊涂话了。不仅是你,别说我们省院,就是医大附院和全国的所有医院都算上,也没见哪个科室的哪个人,有选择患者的权利。你让裘法祖来,他敢不敢说,这个病人的肝胆肿瘤我不收、不做?咱们这样的综合性医院,还不都是碰上什么就治疗什么的。”石主任故意混淆俩人所说的选病例之内涵区别。

    “谢谢你,老石。”杨大夫再度真诚道谢。“这个手术啊,我不瞒你,我从收了这患者住院,这十来天,我恨不能把他拆分了,把他从头发丝到脚趾盖都了解得透透的。

    所以昨天的那个备血,我算计得好好的,就是手术细致再细致,做到我能细致的极致。这样才能减少手术对患者的打击。毕竟那个十年的冠心病病史不是能够轻视的。

    我准备的是等肿瘤取出来之后,立即就加压输血,尽可能减少因腹腔容积的改变对心脏的影响。所以一开始我就跟姜麻商量好了,要先做了深静脉穿刺备用的。”

    “幸好你俩准备充分,做了深静脉穿刺。”石主任用满脸的后怕表情安抚杨大夫。“要是没有这些保全措施,怕是台上那个动脉出血的时候……”

    “是啊。我都不敢回想的。唉!老石,这事儿怪我,全怪我!我应该让潘志做一助,小黄做二助才对。”杨大夫失去控制地倒在值班床上。他狠狠地砸了一下床板,道:“今天这事儿彻头彻尾地全怪我。我只想着小黄进修了泌尿外科,这半年的手术都做得也像模像样的,却没想着他才毕业三年。不捅娄子也还好,一捅就给我捅个大的。”

    “老杨,今天小黄捅娄子,他也不是故意的,我在台上看着呢。那和他毕业几年没关系,人李敏比小黄还晚毕业呢。你该找出真正的原因。”石主任语重心长地对杨大夫说话,平时笑呵呵的样子,这时候收起来了大半。

    “是啊。你说的对。”杨大夫长吁短叹。“那人个人的操作水平与毕业多久没关系。像那谢逊,人就把我们这些早他毕业的人甩开了。”

    “别说谢逊甩开的是你,就是谢逊跟老梁和陈院长比,谢逊的操作水平也不差。我和儿外的柳主任,带着李敏也上了十来次的心脏瓣膜修补手术了。老柳在精细处的操作,我看也未必比得上李敏,不然老柳做什么每次心外的手术都带着李敏。

    当然啦,谢逊和李敏的操作细致、反应快,也与他俩年轻的优势有关。”

    石主任不想杨大夫被打击得颓废下去,忙给他鼓劲。

    在他的心里,杨大夫这人吧,骨头软了一点儿、性子也软了一点儿……但是他这人吧,不管他有什么缺点和毛病,从自己到省院,俩人一个宿舍住着,他对自己就没起过什么坏心眼子,该告诉自己避讳的地方,从来都是遇到了就提醒自己。

    单就杨大夫本身,石主任愿意把杨大夫当朋友看。

    ——而且他明白自己对他的好。他从来都是抱着给自己分担责任、不给自己填麻烦的心态做事儿。

    杨大夫咧嘴苦笑说:“老石,我知道你是安慰我。早十年,我就是谢逊现在的这年龄,我也没有谢逊那么灵巧的手指头。更别说李敏了。我跟你说,前年李敏第一次跟着张正杰上手术,一个方结打完,张正杰就说她是吃这碗饭的。”

    “有些人是天生的有某方面的特长,你不能在老天爷给了你一张漂亮的脸之后,你还想要更多吧?”石主任与杨大夫开玩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