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六章:文化同化? (第2/2页)
而然的,国给西方列强教训了,谁叫你积贫积弱? 一开始,张正书提出这种观点的时候,赵煦还嗤之以鼻,认为他是在胡说八道。堂堂华夏明,别国凭什么不学? 但是这些天以来,赵煦思前想后,才发现张正书说的是对的。 如果没有了武力,别说化入侵,逐渐同化了,连家国都守不住。好吧,姑且算你能守得住国土,可人家为什么要给你同化?化的东西,传过去了人家能衍生出无数版本的,很负责任的说,辽国里面的某些大儒,宋朝的大儒都不弱。而且从国力方面来说,凭什么不是辽国同化大宋?辽国又凭什么给你大宋同化了? 赵煦醒悟了,他方才明白自己真如张正书所言,了儒家的荼毒太深,认为四书五经在手,能打遍天下无敌手。然而事实却给了他一闷棍,给了大宋很多闷棍。可惜满朝武没有几个想得明白的。 赵煦的眼睛看向了章惇,说实话,这个宰相他很满意。但章惇也有个不好的地方,是他有点高傲自负,喜欢揣摩皇帝意思,甚至喜欢制造事端来邀功。要不是赵煦暗示,不要去动张正书,恐怕章惇早寻个由头把张正书这个“不法商贾”抓起来了。 赵煦一看章惇,章惇明白了“陛下,臣附议!” 没办法啊,你作为宰相,你不捧天子的言论,你捧谁的?跟天子对着干,你是不想干了吧?不过,章惇蔡京之流有节操的地方在于,与国无利之事,他会竭力反对。但只要不是涉及原则问题,其实章惇是可以退步的。 赵煦见章惇说话了,当即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个宰相确实省心。 “臣附议!”尚书左丞蔡卞说道。 “臣附议!”书舍人张商英说道。 “臣附议!”尚书右丞黄履说道。 …… 一干章惇提拔起来的大臣,都纷纷赞同了安焘的计策。众人之,唯独曾布、林希二人格外碍眼。 曾布却还是嘴硬地说道“臣还请陛下三思!” 林希却扯了扯嘴皮子,没有表态。 赵煦只当曾布是空气,这种事本来是少数服从多数的,既然大部分人达成了共识,那行了。曾布个人意见重要吗?不重要。不过,赵煦还是要安抚他一下的“曾卿老成稳重,乃社稷之福也!” 换而言之是,你老了,没冲劲了,朕不太喜欢。你要是聪明的话,老老实实跟着朕的节奏走,不然的话,丢你一旁留你一个人玩。 面对赵煦这种潜台词,曾布是早有预料,却也不能改弦更张,他的脸皮没林希那么厚,可以当面出尔反尔。所以,曾布选择反对到底,倒也显得光明磊落。但很可惜,政见不合之下,曾布注定是要淡出枢了。别说身居要位了,都要提防自己会不会再次被贬出京。 htlbook5050226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