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_第152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2页 (第1/2页)

    “我没时间了,明天就走,不知道我该怎么跟你们联系?”

    “很好办, 我们在深圳有一个办公地点,您有什么需要尽管去那边。”

    冰兰付清其余费用,拿了便条离开。花钱多的办事效率就是高。那俩家还没消息,既然知道了, 冰兰决定回去跟他们集合, 不然自己明天住宿都是问题。

    人往回赶,经过九龙时候, 她还是进去问了问。“这是我们目前找到的资料。因为还不全面没有通知您”

    冰兰得到一份报告, 跟那家的相似,的确不全。“我只想知道他们现在住址”冰兰把报告放一边道。

    “很抱歉, 我们的人正在查,还没消息。您要是知道更多,请再付费”

    “谢谢, 不必了”

    冰兰没去开始那家,跟团直接返回深圳。美国!难道自己要去美国?可怎么去?现在好像还没允许公民自由出国。

    拿出第一份报告,陈浩, 香港九龙人, 港大毕业后与同学王淑娴结婚, 随后自己创业, 先后开办过服装加工厂, 电风扇厂,收录机厂。八五年去大陆投资,九零年回港,随后把名下的几个厂子处理掉后带着全家定居美国。

    从报告上看,陈浩和妻子都很有能力,两人负责着五六家厂子。妻子一直在港岛负责服装生产,广东这边都是陈浩经营。除了广东,深圳也有厂子,这俩人还真能折腾。

    为什么搬走?从时间上看,毫无疑问,很大成分为了孩子。冰兰不相信为了孩子两口子不做生意?但是美国用工贵,他们绝不会在那边办厂。

    休息了两天,冰兰在深圳找到了陈浩的那家工厂,是一家电风扇厂。这家厂子已经有七年差不多了。

    “原来老板为什么不干了?”冰兰问了一位看门的老大爷。

    “听新厂长说设备有些落后,以前老板换地方,就处理给了现在的厂长”

    “您是这里的老人了吧?”

    “不算老,赶上两任老板,两个老板都很不错。一直让我吃这口饭”

    没问出更多的,冰兰相信陈浩卖厂应该有设备的原因,对于商人来说,他们对先进设备敏感度会更高。老的就要淘汰,这样才能跟上时代脚步。

    美国?自己怎么去?自己那点钱在国内还可以,到了外面不够干啥。人安静下来,开始翻阅以前的资料。买了近一年的报纸,回到北京认真研究。

    出国的途径很窄,最容易的就是留学和探亲。留学热刚刚开始,冰兰不得不再次考虑学语言。以前上学学过,但是真正对话还是有些吃力。

    英语,德语、法语、阿拉伯语等等,英语首选,有很多国家都选择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好在北京的语言学校很多,专职一对一的不难找。冰兰开始疯魔般学习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