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节  (第1/2页)
    第10章    “还有、还有,下午四点去菜场买一方豆腐回来烧。那会儿有供应。”    于凌道:“我吃了午饭有事要出去,晚饭你别指望我。”    于朵看看她推着的自行车,“哦,好吧。”    那她中午问一下大院里哪个大妈去买豆腐或者别的什么不。买的话帮忙带一方。    二姐估计是真有事要去奔波,可能跟她找工作有关呢。    找工作这可是正事,耽误不得。    想到这里于朵也不免有些担忧。    一下子回城那么多知青,她努力了几年的工作岗位不会被人占了吧?    这个事情她淡定不了。    几年的水磨功夫白费只是一方面。关键是接下来也不会再有这么适合她的工作岗位了。    宣传科的临时工她还知道怎么着力。    要另找就真的有几分狗咬刺猬、无处下嘴。    可是,如今僧多粥少,她一个普通人也是无能为力啊。    她连高中生都不是,家里也没有任何的关系、人脉。    一直以来都是冲着宣传科的工作在努力,旁的也不会。    昨天晚上她也听到大哥还有对面的周大哥、隔壁的杨大哥等人坐在大杂院里,议论刚闭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来着。    他们几个工人商量的结果是一动不如一静。    看看、先看看!    这两年政策的变化巨大,甚至有些变化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互相都是矛盾的。    不说远了,皇城根下的他们也都有些无所适从。    所以,大家商量后就觉得千万不要贸然行动,以身试法。    谁知道什么时候风向又变了呢?    就算去年这会儿就恢复高考了,今年七月又考了一次。    这两批被录取的大学生已经入学了。    恢复高考这一点估计是不会再有波折,但旁的政策不好说。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什么的,这是一下子就推翻过去十多年的政策啊。    还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很多人也不知道思想要怎么去解放?    所以大家如今找工作能盯着的,还是政府、部队以及工厂、供销社等国营单位的空缺。    可这些地方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    于朵也只能勉强自己压下这个担忧,继续办板报。    这里掉了链子就更没指望了。    她手上很稳,但内心其实不平静。    她十分渴求这份能让自己自立的临时工。    不能自己挣钱自己花,那命运就是掌握在别人手里的。    这六七年跟着哥嫂过日子有没有委屈?有啊,而且还不少。    但那些基本都是小事情,不是原则问题。    就是那句老话,牙齿和舌头再好也有咬到的时候。    至于说多做些家务,这就更不是事儿了。    侄儿、侄女还小,嫂子一天八小时都站在工作线旁做工。    大哥虽然轻松些,但他大男子主义观念强,回家从来不做家务。    这些她都能接受。毕竟她长大了是可以离开这个家的。    但高考都恢复了,还不让她去读高中。    这就很过分了啊!    现在高中是两年制,就两年都不让她去读!    两年的花费能有多大?又不是一次性付清所有学费。    就算两年后她真的在高考中落榜,总得去试一试。    她初中成绩很好的。    哪怕子弟校在全北京的初中里排名只是中等,但她是能考上一个比较不错的高中的。    去了高中还能再奋起直追啊。    可大哥、大嫂根本不是和她商量要不要继续读高中。    就是直接通知她,不让她读了。还美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