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节 (第3/3页)
边围着的人不少,崔如英也忍不住在挤进去看了看。 这鱼长得真好,好大一条,鱼头也大。 上次吃鱼还是在侯府,清蒸的一条,那是和鸡鸭不一样的味道,家里都好久不吃鱼了,崔如英忍不住上前道:“老板,我要那条大的,多抖抖水,现在就杀了。” 老板用铁钩钩住鱼嘴,一称六斤二两,“一共三十一文。” 崔如英道:“一文抹了吧,下回还来你这儿买鱼。” 清蒸固然好吃,可她想吃大鱼泡饼了。 第二十四章 启蒙 摊主也爽快,抹了一文钱,等收了钱,就埋头刮鳞收拾内脏。 鱼之大,一锅炖不下。 崔如英记着许娘子坐月子的时候,崔大山也买过鲫鱼。大人巴掌大小,跟豆腐一块炖汤喝,鲫鱼价钱便宜,以崔大山的厨艺炖起汤来味道也鲜美。 只不过她只尝到一小口,这回鱼这么大,终于能吃个过瘾了。 等摊主收拾好鳞片内脏,连着鱼鳔鱼泡啥的,崔如英提着全给带走了。 早市上人来人往,吃早饭的,出来买肉和菜的,路过包子摊儿,生意还算红火。 崔如英没急着回家,路过肉摊时又割了半斤五花肉。因为鱼多瘦肉,不像猪肉有肥膘,若是干炖也行,但总差了几分香味儿。 而五花肉油脂多,吃起来香,所以一会儿炖鱼的时候放到里面,炖出来的鱼汤也会更加浓稠,适合泡饼吃。 回到家中,崔如英把鱼放到厨房。 二丫本来看着妹妹,就等崔大郎回来抱着去喝奶,结果先等到三丫,一看这么大条鱼,眼睛都亮了,“咱们中午吃鱼呀!” 崔如英点了点头,“我先去给洗洗。” 鱼泡鱼肝能吃,鱼鳔崔如英打算做成花胶,这也是不可多得的食材,慢慢晾着攒着,以后肯定有用。 其余能吃的内脏一并洗干净,炖着吃就成了。 鱼大,崔如英也不打算往里面放菜,今天就光吃鱼。也不蒸米饭馒头,就吃饼,这可不是许娘子以前烙的那种大饼,加点红薯面玉米面,油也少,大是大,但吃着干巴巴噎人。 崔如英今天就用白面,这要想大鱼泡饼好吃,一在鱼汤,鱼炖得越香,泡饼才越香。二在饼,饼金黄酥脆,这样泡了汤后才会外酥里软,里里外外等吸足了汤汁,饼的油香带着鱼肉的香味,真叫人回味无穷,哪怕不吃肉,光吃饼也能吃几块儿。 不过这样废油,崔如英看了看家里的油罐子,都没下去多少,崔大山做饭省油。 油不多放,做菜哪儿能好吃呢。 把香料找找,厨房收拾收拾,崔大山父子俩也卖完包子回来了。 想着中午吃肉给了不少钱,今儿包子都没往家里拿,卖得一个不剩。 崔大山还进来看看买了啥肉,得知买了条鱼还挺高兴,对他来说,鸡鸭鱼都是肉,反而鱼肉更便宜。 买三斤猪肉的钱能买五六斤鱼呢,家里孩子多,吃别的舍不得,吃鱼他能多吃几口。 就是鱼肉没那么香,不过有肉吃还挑啥呢。 爷俩吃了锅里的红薯,大郎就跟二丫去带着妹妹去喝奶了。 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崔大山又要刷竹屉,崔如英就把中午饭全揽了下来。 鱼太大,剁成了四段,鱼段比整条的好煎也好炖。然后要把鱼皮上的粘液洗干净,做出来没有土腥气。 五花肉为了能出油切成了小薄片,下锅一炒,等肉煎金黄捞出来,崔如英一看,肥肉已经变得晶莹剔透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