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44、卡拉永远OK (第2/2页)
才说最近这一两年还有很多机会,具体指哪一方面?” “就拿您熟悉的股票说吧,眼下您拿到就是赚到。” “哦,真的吗?比国库券还猛?” “国库券算啥?跟股票比,简直就是小拇哥跟大腿比。” “好!看来这一回我算抓住机会了。” “所以说呢,您要想赚大钱,就别去计较什么八折、八五折、九折啥的,不都跟您说了吗?只要您能拿到,就是赚到!” 眼睛有些尴尬:“是,是啊,谢谢小兄弟指点!” “别客气!谈不上指点!” “来!咱们哥儿几个干一杯!” 摆平了眼睛,酸老头儿这边,陈凡只能再找机会收拾他了。不管怎么样,眼下无论如何不能给姜伟带来新的麻烦。 吃完饭,双方分手后,姜伟又领陈凡他们几个到歌舞厅玩了会儿。 这会儿,卡拉ok已经流传到大城市了。 这时的卡拉ok跟后世的练歌房不同。 它是在歌舞厅里唱的。 弄个录像机接个电视,就摆放在主席台前,谁想唱就过来唱。 因为不常练习的关系,这会儿会唱歌的人极少。 陈凡他们几个人中,也就童筝这样的官宦子弟还稍微擅长点。 而且在跟童筝交往的过程中,陈凡发现他时不时吹口哨、哼唱歌曲,感觉他有这方面的实力。 几个人就一起鼓动他上台来一首。 歌舞厅老板跟姜伟很熟,也特地邀请童筝上台。 盛情难却,童筝只好接过话筒上台了。 陈凡突然想起童筝爱唱音调高亢的歌曲,连忙叮嘱:“我说老哥,你可别唱鸿雁啊。” “鸿雁是啥?” “呵呵,随便吧。” 童筝果然唱的是高亢的歌曲,是一首《少年壮志不言愁》,还好不算聒噪。 刚唱了几句,台下就响起一片叫好声,有几位女士叫的格外大声。 在台下观众的鼓动下,童筝又唱了几首,这才下来了。 几个人又跳了一会儿舞。 姜伟特地叫来几个陪舞的,跳完后,老范那个还陪着他回宾馆了。 第二天,陈凡、童筝和老范离开盛京。 老范还意犹未尽:“那个,咱这就回去了?” 陈凡想了想:“不如顺路去看我东营的朋友。” “男的女的?” “女的。” “啊?!” “不过,年龄比童大哥还大好多呢。” 收国库券这两年,童筝结识了不少朋友。 其中,东营工商行的文科长童筝跟她处的最愉快。 这位大姐为人处事精明又不世故,业务熟练,为人还挺讲究。 陈凡在东营周边开展业务时,经常得到她和她丈夫老铁的大力相助。 离开国库券市场以后,陈凡依然跟她保持着联络,时不时打个电话,打个传呼啥的。 春节前,陈凡有点忙,本该给她打个电话聊一会儿,但也只能给她发传呼拜了个年。 这会儿路过了,怎么也该去看看她。 到了dy市后,陈凡走进工商行,向前台打听:“文科长在吗?” “文科长?哪个文科长?” 陈凡不由得纳闷儿了,文科长在银行大名鼎鼎,甚至有小道消息说上头准备提拔她当分行行长,这怎么就成了无名人士了? “就是叫,文,文玉兰。” 前台的两个年轻女孩儿互相使了个眼色,小声嘀咕几句。 陈凡顿时感觉不妙,文大姐八成是出什么事儿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