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在三国_第一百二十一章 不一样的虎牢之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不一样的虎牢之战 (第2/2页)



    吕布见得黄忠到来,便舍弃公孙瓒,疾取黄忠而去。二将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势震八方。诸侯喝彩,声盖九天!士兵看得如此如呆,鼓手擂得手酸!就是傲气如关羽都不得不佩服此二人武艺。正看的心痒却见吕恒悠悠而来,再关羽耳边一番耳语,随后点了点头。而两军阵中,就在二人战得难分难解之时,诸侯军中,奋起一将,手持青龙偃月刀。关羽关云长,一马当先,前来助战。二人合力攻杀,意欲将吕布斩于军前!

    虽吕布雄勇无双,无奈独力难支。大战多时,遮架不住。画戟带风,急取关羽之后,卖了半个破绽硬受了黄忠一击。随后飞马消失,再凝神看时,奉先已然纵马杀出。正是放开玉枷脱蛟龙,反身飞上虎牢关。

    董卓见情况不妙,便命弓箭手放箭,随后双方进入对射。弓箭手的第一轮对射过后,双方便开始了肉搏。袁绍兄弟当然是第一时间,将自己的中央大军向后退去,转眼间战线由凸新月形变成凹新月形。西凉并州两大同时在平原出现,很快诸侯联军的骑兵便开始败退,随后李儒指挥大军开始包抄诸侯军两翼。而袁绍一边不仅没有派兵参战,反而向各诸侯都派出了近百督战部队,这一举动顿时令诸侯军心寒。若不是刘备与曹操领大军苦苦支撑,恐怕败亡已然近在咫尺。

    (在冷兵器时代,作战的过程大体上是这样的:

    首先,当得知敌人的所在的时候,军队离开营垒。在接近敌人或者有遇到敌人袭击的危险的时候,从行军状态变换为作战状态――如果营垒离敌人很近,则一开始就列阵。在一般情况下,两军会大致相同时间发现对手,因此列阵时间大致也相当。所以古代作战的典型场面是两军面对面的对垒。在这种状态下,军队密度会很大,有的在一平方公里内会有10万名士兵。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一方没有及时列好阵型,就遭到了敌人的进攻,往往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但一般的情况是双方逐步逼近,然后射击兵发射武器,然后双方的肉搏战就开始了。在某些情况下――通常是一方急于求战――不经过射击战就进入了肉搏战。这种战斗模式一直保留到19世纪初。肉搏战直接决定着战斗的胜负。

    通常,训练和装备较好的军队会获胜。勇敢也是决定胜负重要的因素。一方突破敌方的阵型,切断其战阵之后,通常敌人的崩溃就开始了。因为这就意味着军队的一部分得不到指挥,作战力度大减,造成相邻的另一部分军队受到敌人更大的压力,如此累加,全军崩溃。古代军队战斗失败后,大多数的伤亡发生在崩溃和逃跑阶段。一般来说,胜者的伤亡要远远少于败者――尽管古代战争真正的伤亡很难确定。由于劳累,胜者往往不会穷追败者,即使追击,也往往针对敌方的指挥中枢。所以很少会发生“连一个人都没有剩下”的情况,即使是歼灭战也如此。

    由于主要通过侦察兵了解敌情,传令兵传达命令,要及时掌握敌情,并及时下发命令非常困难。

    因此古代军队一般集合成巨大的队伍,战争一般通过大会战来决定胜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