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197节 (第3/4页)
,为了节省成本,就会有其他附属的生意分到他家里来。哪个会想到他惹出这种事情来,更想不到会捅到韩月娘这里。到了现在,他们只能自求多福。 韩月娘哪里会管这些,又不是她当官。路见不平自然要管,为富不仁欺压百姓的更要管。想当年自家做小生意,吃了多少苦头?对贺大这些人感同身受。看不见便罢了,见了就要为他们做主。 十三郎心里叹气,知道徐克要倒霉了。谁让他只想着让商场赚钱,到处能省便省。在这里设个吏人管着商场的事,能省多少麻烦。唉,谁让夫人不讲理呢。 这件事的根本,是徐克管的商场只是个商家,要以最小的成本收购货物。找卖鸭蛋的,又要生产稳定,又要有规模,有一定财力,这一带有钱的只有那么几家,只能是史员外。有了这么一家关联卖家,很多职能就让他们代管,还是节省成本,最后闹出事来。 不是恰好碰到韩月娘,此事最好的结果,就是十三郎之类的人出面,警告史大庆,以后不得难为小商家,不然给他们好看。史大庆还没那个胆子敢跟衙门的人对着干,当年的几十杖该把他打乖了。 事情闹到杜中宵那里,就不会如此了。杜中宵什么身份?会来理会一个卖鸭蛋的。必然会从源头查起,怎么在商场的体系里放了这种人进来,出了这种事该怎么处理。似贺大这种小买卖人,被大商家欺压了到哪里让人主持公道。没有人管,那是万万不行的。 在杜中宵身边多年,此事的后果,十三郎已经大致能想到了。 第169章 你有手段吗? 杜中宵和苏舜钦正坐院里凉亭里,商量营田务的事情。见韩月娘回来,气呼呼的,径直回到内室去了。十三郎跟在后边,一脸无奈。 苏舜钦是个识趣的人,急忙起身,拱手道:“提举的意思,下官已经明白了,这便回去办就是。” 杜中宵送走了苏舜钦,把十三郎叫过来,问道:“看夫人回来不悦,今日外面出了什么事?” 十三郎道:“回官人,是一个做小生意的人遇到了些难处,恰好夫人遇到。本来小的去办就好,不合一时口快,说得多了,道事情不好办,夫人因此不快。” 杜中宵脸色沉了下来,道:“是什么事情,你详细说来。你现在是替衙门做事,夫人可不是衙门的人,如何干预公务?碰到了事情就要管,那还了得!” 十三郎心里叫苦,把今天跟着韩月娘到外面游玩,在街心看猴戏,遇到狗头和贺大一家,详详细细地说了。最后道:“此事小的大略知道些。以前这些乡下收货物的,是由营田为的吏人管着。自樊城的商场开了之后,转到常平司之下了,由商场的人代管。这一带池沼众多,他们找了个员外,养鸭收蛋,买了营田务制松花蛋的方子,便转到了那一家去。便——便出了这事。” 听完,杜中宵的脸色缓和了些。自己提举常平,为了避嫌,连家中许多生意都停了,怎么可能容许韩月娘干预公务。不过,今天的事情不是公务,说起来,还是韩月娘占理。 在凉亭下坐了一会,杜中宵对十三郎道:“你去把徐克请到这里来,最好明日便到,至迟也不得晚于三天之后。事情既然已出了,就要想个长远的法子。” 十三郎应诺。 杜中宵叹了口气:“做事情,总是想着简单一点,少动些手脚。徐克如此,我又何尝不是如此?还有,你让人知会娄知县,让他今天下午到营田务来,有事相商。” 十三郎称诺离去,心里暗暗叹气。自己想得果然不错,捅到了杜中宵这里,就不只是徐克及几个吏人的事了,从营田务到常平司所有的官吏只怕都要折腾一遍。 杜中宵起身,回到房里,见韩月娘坐窗下,逗着窗前的两只鹩哥唱歌。这鸟附近极多,耕田的时候往往成群结队,吃从土里翻出来的虫子。这两只鹩哥是十三郎捉来,从极小的时候养起,极具灵性。韩月娘非常喜欢,闲来无事的时候,便逗着解闷。 杜中宵进来,一只鹩哥扬起脖子,突然叹了一口气,神似韩月娘的声音。 韩月娘本来沉着脸,听见这声音,不由笑了起来:“这鸟儿是越来越成精了!再养些日子,只怕连我说话都能学出来。刚才叹了一口气,它便学得这般像。” 杜中宵道:“此鸟本就灵性十足,学人说话的有,还有能够唱曲的呢。——对了,看你回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