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216节 (第4/6页)
包括师和军一级,日常管理的职能很弱,主要职能是战时指挥,包括日常演练。演练和出战的时候,这些级别才会完备并得到加强,炮兵和骑兵及辎重等专业军队,才会明确归属。一般来说旅对应于普通战斗,两军列阵,负责一个战场区间。师则负责一个方向,除了战斗队,各种附属部队一应俱全。军则负责一路,有明确的战略任务,统一组织各军种完成命令。帅府是临时设置的,统一指挥几路军队与敌作战。不但指挥军队,同时管理协调民政为军事服务,约同于现的经略使司。 赵瑜详细听完,点头道:“提举如此布置,倒与现在朝廷安排暗合。帅府是经略使司,军则是各路都部署,下面的师与旅,其实就是钤辖和都监。只是营比现在的营人数更多,军官也多,营之下比现有的更加复杂。如此说,就容易让人明白。” 杜中宵道:“钤辖说得对,不过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地方。现在的钤辖和都监一级,都涉及民政。前线地区,一般的钤辖和都监都兼任寨主,有的还任知州。而营田厢军布置,只有帅府才能兼理民政。” 赵瑜道:“沿边地区驻军众多,来源不同,自然难免政出多门。将领兼任地方官,也是为了更好作战。当在,不如提举在营田务厢军的布置,整齐划一,一目了然。此是好事,我会审明三衙和枢密院,沿边几种其实可以慢慢改成这样。” 这其实是杜中宵以前没有想过的,自己参照后世制度,重新整理了军队架构,没想到此时已经有了框架。只是此时的安排,缺少从上到下的垂直管理,运转不灵,指挥更加浑乱。如钤辖和都监,是按照将领级别和所管军队的人数划分,职责重复。按照制度,钤辖领兵五千人,都监领兵三千人。他们所带兵马的人数不能与营田厢军比,其他各种附属部队更加没有明确规定,非常混乱。 以帅府与沿边经略司对应,则下面的管理层级就非常清楚。军对应于军事路的都部署,师对应于兵马钤辖,旅则对应于兵马都监。下面是营,同样是常设单位,军队的基本组成部分。 大致框架没有差别,但中间的管理和指挥制度,则天差地远。以军事路而论,大的如河北几路,都部署统辖十几万兵马,远比营田厢军的人数多得多。如果再加上他们能够直接指挥的厢军、乡兵,以及各种名目的弓箭手、勇敢、壮丁,动辄几十万人,远不是一军可比。小军事路,如特殊的鄜府路,兵马加起来也有两万人左右,加上附属人员也与营田厢军相当。 兵马钤辖和都监都是从监军演变而来,慢慢成为指挥作战的将领。大的钤辖,如赵瑜,可以管一路兵马,只是作战时带兵五千。小的钤辖,其实只管一州兵马,战时有带五千人的权力,其实根本没有五千人可带。都监同样如此,有路都监,有州都监,甚至还有县都监,有的寨主同样称都监。与钤辖一样战时带兵三千人,但实际管辖范围有多少兵马难说得很。 可以说路级以下,钤辖和都监非常混乱,经常朝廷搞不清楚,枢密院和三衙也搞不清楚,有的连自己都会弄错。平时管理就混乱无比,更何况是战时。 如果沿边几路像营田厢军这样,把钤辖和都监整齐划一,其实就是大规模整编军队。其中利益错综复杂,牵连极广,很难成功。 杜中宵整编的军队跟现有制度暗合,说明了有些道理是共通的,不是现在的人不明白,宏观上他们很清楚。军事路不只是一级编制,其实也是军事布置,军政合一,战时可以作为一路作战。只是道理虽然明白,要理出个头绪来,就难得太多。此时有军事指挥机构的,其实是经略司,兼管随军转运使。路一级是纯军事,基本不涉及民政。但钤辖和都监是由监军变来,历史非常复杂,就难说得很了。 以内地而论,大州知州带安抚使,如现在京西路的贾昌朝,此州为本路军事首州。一般州府,知州首先是知军事,管本州兵马。而后才是知州事,管民政,为知州。钤辖其实与知州官位相同,应该是管几州兵马,有专门的任务,如赵瑜的捉捕盗贼。下一级的知县和县令是不管军的,知县就是知县事,而不是跟知州一样知某县军县事。知县带兵,一般会加一个兼本县都监或监押。这样的层级还算清楚,都监在军中的地位,相当于知县在地方上的地位,可称县团级。钤辖则是管几州县兵马,与知州位同,可以称为州军级。但实际上,钤辖还分许多种,有路钤辖、州钤辖,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