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247节 (第3/4页)
城到兀刺海城,大约二百余里,行军两日,来回四日时间。我给你们十二日,必须攻破城池,全歼各城敌军!这是基本任务,其他地方来的援军,你们歼灭越多,军功越大!” 三人一起叉手应诺。十三郎小声道:“经略,我应是随着杨将军攻中路了,该当如何?” 杜中宵道:“你就是我们的预备队了,此次全押在中路上!真出了意外,党项有大军来攻天德军的话,你所部要迅速回援。城中坚守,你带人从外面破敌。” 除黑山监军司外,党项在附近的军事力量,一是贺兰山西盐池一带的白马监军司,二是贺兰山的守卫部队。他们要集结起来攻天德军,没有半个月到不了城下。作如此布置,杜中宵是防一而已。 一切安排妥当,杜中宵对一边的韩琦道:“相公,还有何吩咐?” 韩琦道:“便依此布置,明日凌晨便就出发!现在正是早春,天气还好,诸位辛苦一些,路上加紧赶路,早早结束了战事,及时休整。破了黑山监军司,党项必然点集白马和贺兰山兵马,到时还有几场硬仗要打。我们最后要攻下顺化渡,在那里与党项大军决战。越早休整,越早布置,到时才会越顺利!” 众人高声称诺。此次要面对的,实际是党项的三个监军司。攻破黑山监军司,守住白马监军司和贺兰山部队的反扑,才算最终胜利。纸面上算,党项十六七万大军,当然作战正兵其实只有三万人左右。营田厢军两万余战兵,双方兵力其实差别并不悬殊。 第29章 波及部族 汪二郎骑在马上,微闭双目,身体一摇一摆,轻哼着小调,甚是惬意。党项的官职,很多都是从宋朝借鉴来的,只用了个名字。汪二郎说是监军司签判,其实与宋朝的签判职责大不相同。宋朝一州的签判是幕职官之首,除了知州和通判两位主官,一州军政全管的人物。党项的签判,位于同判之下不错,再下面却没有正式官员了。 也就是这些小官,还用宋朝的官称,朝中重要官员早都改成党项名字了。因为元昊叛宋,自己定了官制,很多名字就是从宋朝抄来的。两国议和,宋朝不许党项用宋朝官称,他们便把名字译成党项文,再音译成汉语,使臣才被宋朝接纳。 汪二郎是朝中大臣嵬名浪布的家奴,因为粗通文字,得了这个官职。现在国相掌权,嵬名浪布这些元昊亡时的顾命大臣失了权势,汪二郎也没了前途。他是个乐观的人,只要有俸禄,饿不着肚子,便安心做着这小官。反正上头的官员让干什么就干么,向来不惹事,倒也乐得逍遥。 两位司正不知发了什疯,这几天老觉得宋人会来攻黑山监军司,让汪二郎出来巡查。汪二郎离了兀刺海城,带了几个随从,一路向黑山这里来。沿路看看几个军城,向牧民打听些消息,回去交差就是。宋人刚刚毙了契丹皇帝,与契丹结仇,怎么会来攻党项?那几个人真是不知吃错了什么药。 正在这时,突然一个随从高声道:“大人,快看那边,几骑飞来,好似是宋军的装束!” 汪二郎睁开眼睛,口中道:“乱说些什么,莫不是花了眼!” 抬头看去,只见七八匹快马一路飞奔,直向自己而来。身上红色的军装,阳光下有些耀眼。 汪二郎大惊,忙道:“快快上前询问,这些人所来何事?告诉他们,这里是夏国境土,他们已经越境了也!让他们及时离去,我便不追究此事!” 亲兵慌乱中答应,不等上前,那几个宋军骑兵已经到了面前。 看着几枝骑枪指着自己,汪二郎不知是什么物事,眼巴巴地看着前面军官模样的人。自己这几个随从可不是战兵,自己也不是统兵官,不是打仗的人。 苗成林看着汪二郎,又看看他几个随从,沉声道:“你是什么人?要到哪里去?” 汪二郎镇定心神,高声道:“我是夏国黑山监军司签判,名为汪二郎。奉上官命,巡查各地。你又是什么人?看你装束,当是宋军,为何入我夏国境内?这里是夏国,黑山监军司庄浪刺史辖下,你们若是走伯了路,那便快快离去,我不追究!” 苗成林听了大笑:“爷爷是河曲路杜经略旗下效用,奉上峰之命,来取这里土地。你既然遇上,随我回去问话!爷爷此来是打仗的,还怕你追究!” 说完,催马上前,就把汪二郎挟到腋下横在马上,对其余几人道:“这几个一起押回去!” 汪二郎双手双脚使劲扑腾,口中道:“这是什么道理?两国早已议和,你们如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