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风雨大宋 第284节 (第4/4页)
广灵应声诺,带了两个自己熟悉的人,出城向北部山外去了。 兀刺海在狼山之中,秦长城和汉长城的中间,不是一般游牧部族可以攻打的。庄浪广灵走后,又等了一天,庄浪埋保才等来城主。 在官厅落座,城主秦仲良吩咐上了茶来,道:“大王,不知路上发现鞑靼人是怎么回事?” 庄浪埋保想了想,把前几日发现鞑靼人,且一路上一直都在的事情说了。最后道:“城主,我部驻狼山以北,入冬以来,各自选地居住。如果鞑靼人大举前来,着实可虑。不过,依我们所知,鞑靼人在北边不多,大举前来,当联合多部南下才是。” 秦仲良道:“既是如此,我可派一支队伍,护送城主回自己住处。这些鞑靼人,只要仔细留意,想来闹不出太大的事情。此事我会上报,听候上面处置。” 庄浪埋保拱手行礼:“若能如此,就谢过城主了。北边冬天苦寒,这一两个月,还能作战,只要再过些日子,路上根本行不得人,不要说打仗了。” 秦仲良点头:“我等来这里,并没有多少日子。到了冬天,这一带到底如何,不瞒大王,心里都没有底。今年最好没有战事,不然一切难说。” 庄浪埋保道:“以前也有鞑靼人进窥内地,只是有少量人观看,未有大战。此时见鞑靼人,也有可能是他们听闻党项战败,前来观看而已,并不是要来作战。” 秦仲良笑道:“不管如何,他们的人已经到了。放心,我会四处广派游骑,看看有多少人前来。如果来的是大军,必然遮掩不住。只要发现了他们踪迹,那就一切好说。对了,鞑靼可以派多少人来?” 庄浪埋保想了想,道:“按着以前估计,最多一两千人。” 听了这话,秦仲良不由皱起眉头:“一两千人?有什么用处!我一城之中,也足够凑出这么多人手应战!只要找到了们行踪,大军齐出,哪里有他们四处威胁!” 庄浪埋保叹了口气道:“城主,话虽强此,可现在正是冬天,就没有那么容易了。鞑靼本是游牧民族,分散四处,要战时便集合成一支强军,不战的时候,则在四处游牧。我部在狼山以北,阴山北边的大片牧场,不知究竟,谁知道他们驻扎在哪里?” 秦仲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如果是这个样子,事情并不容易办。鞑靼人分驻四周,除非能得到核心人群,把他们驻防的地点搞清楚,而后快带出击。现在这个样子,只怕不可行。 现在狼山一带,实在太过于寒冷,宋军准备不足。现在就是胜州一带从中原调运物资,想分发到下面手中,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没有物资,要让秦仲良的人出战鞑靼人,有些过了。特别是现在军中的人员许多是新补进来的,作战经验并不十分丰富。 第119章 使节 杜中宵看过了庄浪埋保递来的关于鞑靼人的描述,放在一边。沉思一会,拿笔过来,让杨文广所部西移丰州。同时派人斟查路线,准备来年天气转暖,命人从修都修路到丰州。 鞑靼人口稀少,不管南来的目的是什么,从丰州到沙州一线,最多只有两三千人。他们一旦大规模过阴山,被宋军抓住踪迹,想跑可就来不及。杜中宵估计,鞑靼人南来,最大的目的还是观察宋军。现在契丹两帝开战,宋军如何作为,对他们影响很大。 契丹要进攻宋军,一条路是振武县,另一条路是沙州。宋军对这两个地方看管较严,一有大军,立即报告,契丹并没有突然进攻的机会。 站起身来,杜中宵在屋内来回走了几趟,到了门口,看着北边的群山。一过阴山,气候便就突然变得寒冷,而且降水减少,是天然游牧区。河曲路一带,是可耕可牧之地,与那些地方不是同的。这个年月的人口不是后代可比,阴山以北,往往千里之内才有一两千帐人口。这样少的人口,出动大军几乎无用。 要想解决阴山以北的鞑靼人,当在河曲路二三十年,地方发展起来才行。在此之前,只能尽量让鞑靼人不南下。一旦南下,就给予较重要的打击。 叹了口气,杜中宵回到案后,随手翻着桌上的公文。来河曲路,马上就要一年了,突然想家。 富弼快步走进来,对杜中宵道:“节帅,赵滋那边来的公文,伊州要向京城派遣使节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