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风雨大宋 第291节 (第4/4页)
了新的事务,生活习惯慢慢改变。现在百姓,对钱看得格外重。不管是做什么事情,先问问能得多少钱,人人都已经习惯了。 不大一会,又上了两盘肉来,王普道:“这是店里特制的酱牛肉,最是好吃,都尝一尝。说起来你们不信,内地的各路,原来是禁宰耕牛的,想吃牛肉也没有。倒是我们河曲路,因为放牧牛羊的多,并没有这禁条。许多从内地来的客人,到了胜州,都来我店里吃这牛肉。” 岑小二道:“日常间我也常在火车站那里做事,听来的客人说过这规矩。车站那里,酱牛肉卖的最好。许多客人到了,都先买上一斤吃个痛快。” 其他人很少出村,听了这话,不由觉得稀奇,问两人内地怎样禁宰耕牛,一时热闹非常。 王普道:“都说边地辛苦,其实这一年,大家的日子都过得不错。若是如此下去,要不了几年,村里何愁不出几个员外?我听衙门里的人说,从今年秋天起,官府意欲在地方兴学。州里有州学,地方还要开几个学校,教些识字书算的本事。” 岑小二道:“员外,这样的学校,要钱不要钱?” 王普道:“听说只要给少量的钱就可以,不要让学校亏了本钱,反正教师先生的工钱是官府发。” 岑小二道:“这可是好事。可惜,我年纪大了,不然也可以到学校里学两年。能识字,会书算,在城里可容易找事做哩,而且钱钱还高。” 王普道:“无非是教个两三年的时间,你要进学,哪个还会拦着不让?” 岑小二听了就笑:“我许大年纪,再跟孩子一样去学识字,成什么体统!可惜大了,不能赶上这一次好事。将来有了孩子,可千万要教他识字,方便许多。” 以前村中的小孩子,能走会跑,便就帮着家里做事,一年到头没个闲的时候。那时开学校,不说交学费,就是免费入学,大部分人家都不会送孩子去。现在搬到城附近,活没有以前忙碌了,各方面条件也都好了,便就想着送孩子入学。官府办学校,对地方是好事。 提起了此事,众人便议论纷纷,问学校办在哪里,怎么办,各种事情。王普哪里知道这么多?他只是听衙门里的提了一嘴,具体的事务一无所知。 众人兴趣不减,自己讨论,什么地方办学校合适,要请什么样的老师,用什么教材。 岑小二道:“你们如何能猜到官府的心思?这种学校,想必教出来的学生,不是要考进士的,考进士的该到州学去。一般识字书算,我在商场里见过那种小的册子,极是简单,最适合用来教学。” 王普道:“你又不识字,怎么知道适合教学?” 岑小二红着脸道:“我不识字,还不能让别人读给我听么?那种册子,意思浅显,无非是认一些常见字而已。真学得会了,也读不来什么之乎者也,所以我知道教出来的学生不是要考进士的。”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觉得岑小二说有道理。进士考的,听说是诗赋策论,要专门的学问的,可不是识字就行。这学校听着是要教大部分人,想来与考进士的学问不一样。就是教人识些字,将来不做睁眼瞎。至于识字有什么用处,那就想不出来了,说不定可以入衙门做事? 第137章 什么教育? 送走了众人,王普泡了一壶好茶,美美喝了一口,心满意足。梁都彭从厨房进来,道:“员外今日好惬意!想来羊毛的生意好,卖的价钱合适?” 王普摇了摇头:“说起来,价钱是不错的,只不过生意好就说不上了。我不瞒你,羊毛生意比这间铺子可是差了不少。一年两季,我通算下来,也只有这铺子赚的钱的几分之一,算不得什么事。” 梁都彭奇道:“既是如此,怎么看员外一副格外高兴的样子?” 王普道:“虽然生意差强人意,却去了我一桩心事。前些日子总是想,这里的生意,不似去年那么红火了,这铺子开着还有没有意思。如果家里的生意好,这里我便少待,多在家里帮忙。等到今年的羊毛卖了,才知道,乡下赚钱如何跟城里做生意比?还是老实守着这里,多赚些钱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