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3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312节 (第2/4页)

点头,对富弼道:“如此说来,还真未必非要黑汗王同意,他弟弟貌似也可以啊。”

    富弼道:“确实如此。没了弟弟相助,失了七八万人,如果黑汗内讧,只怕难料。”

    几个人一边聊着,不大一会,就到了城主府。

    张岊道:“这里是疏勒的城主府,也是伊利克的王宫,附近事务,都是他在处置。听说,这里是原来大唐的疏勒都护府,后来屡次更换主人,最后才落到黑汗王手中。”

    杜中宵看着城主府高大华丽,道:“这处所在,还要胜于高昌的王庭,确实是西域数得着的地方。”

    进了城主府,杜中宵和富弼各回住处歇息,换了便服,重新到官厅。张岊和昇已经等在这里,各自叙礼落座,张昇道:“节帅,本军一路西来,除了在巴尔楚克打了一仗,其余各城皆是开城纳降。听路上的人说,在布告尔败黑汗大军,把这些城池的人吓坏了。黑汗大军是从这些城池过去的,其阵容严整,声势浩大都是亲眼所见,在朝廷大军面前,却不堪一击,哪个还敢阻挡?”

    杜中宵道:“那一战,想不到还有这个效果。对了,南边的于阗怎么样?还有黑汗军吗?”

    张昇道:“只有鸦儿看、于阗、克里雅三个地方有军队,听闻一共不过一千余人。占领疏勒,那里便在掌中,我们还没有派军队过去。”

    杜中宵道:“不急,我们与黑汗交涉完毕,再对付那里不迟。占领了疏勒,就切断了黑汗国插手西域的抓手,于阗不过是顺手之事。等以后铁路修到这里,黑汗不足为虑。”

    于阗国一边是黑汗,另一边是吐蕃。此时吐蕃四分五裂,没有强大势力,不必担心。只要牢牢占住了疏勒,黑汗便就排挤出了西域。

    自铁路到伊州,西域战事远比杜中宵预计的顺利。本来还以为,自己属下大军经过整训,战斗力可能不如以前,西域又分成两大势力,会有几次大战。却没想到,火器的威力远超预料。

    第191章 于阗路口

    彭林握住马缰,停了下来,对身边的副指挥使屠安平道:“前方是几条大河汇流之处,地位极其重要,都指挥使命令我们驻扎此地,等候命令。你带着二十士卒,到南边去看一看,有没有人家。这里芦苇丛生,沼泽遍布,难以看出究竟来,必须要四处查看。”

    屠安平叉手应诺,点了二十士卒,纵马向南边而去。路上大片沼泽,偶有路的痕迹,如果不仔细观察,根本就看不出痕迹来。

    童二郎从水井里提起水桶,正要提回家里去,突然听见马蹄声。心中觉得奇怪,放下水桶,看着马蹄声传来的地方。这里地势偏僻,一向少有人来,怎么会有马蹄声?

    不大一会,就看见几十人骑着马,从一片芦苇后转了出来。他们穿的时红色盔甲,与以前看到的都不一样,煞是奇怪。那些人四处观望,看着这里有人家,便一起行了过来。

    童二郎回头看了看住处,外面没有人影,大家一起到旁边的大水泡捕鱼去了,一时不知该怎么办。

    屠安平带着人马,见前面一处水井,水井边站着一个打水的男孩。看起来七八岁的样子,正静静地看着自己这些人。一带马缰,带着手下行了过来。

    到了跟前,屠安平下了马,对童二郎道:“小兄弟,你是哪族人?会说汉话吗?”

    童二郎道:“我是汉人,自然会说汉话。这里少有人来,你们又是什么人?来干什么?”

    屠安平听了大喜:“我们是军人,穿着盔甲么。对了,是大宋的军人,远来西域,收复故土。”

    童二郎听了不由皱起眉头:“大宋是什么?没有听说过。这些年,听说的就是黑汗和高昌,就连于阗国都已经灭国几十年了。”

    屠安平道:“大宋就是现在的中原朝廷,便如以前的大唐一般。”

    童二郎吃了一惊:“你们是中原军人,怎么到了这里?此地离着中原有万里之遥,几百年没见过中原军人了。我跟你们说,从这里向南,是到于阗国道路,不过荒废已久。我们这里的几户人家,都是当年大唐强盛的时候,在附近的驻军,后来辗转流离,躲到这里。”

    屠安平对身后的士卒道:“没想到我们这么好运气,竟然碰到了当年唐军后人!有他们,周围地形便就清楚了。这个孩子汉话虽不流利,却字正腔圆,想来错不了!”

    说完,屠安平对童二郎道:“哪个是你家?到家里去,寻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