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413节 (第3/4页)
直到月亮落了下去,天地间一片黑暗,郝质才对身边的五个士卒道:“你们小心谨慎,摸到军城跟前。我看得清楚,就在这一面城墙,有一片已经有些坍塌,契丹人并没有整修。到了那里,把火药埋下之后立即退后。一炷香后,再点燃捻绳。记住,一丝都不能错了!” 五个人叉手称是。郝质又让他们复述了一遍,看再无错漏,才让他们摸上前去。 城墙上面,两个契丹士卒靠在女墙边,昏昏欲睡。军城在山窝里,寒冷的北方被挡住了,晚上并不那么寒冷。只是现在冬天,快到凌晨的时候实在难挨。守城的人只盼着天快亮起来,至于会不会有宋军前来偷袭,没人关心。多少年来,都是契丹攻宋,宋人什么时候攻过来? 五个士卒到了城下,摸到有些坍塌的城墙下面,悄悄把火药包堆在地上。虽然宋军也知道,火药应该埋到城墙下面,只是堆在城墙下,效力大采折扣。只是时间实在不够,再者这样冷的天,脚下的泥土已经结冰,如何挖得?反正只要能把城墙炸塌一些,让士卒能越过去就足够了。 放好火药,五个人后退几十步,趴在那里数了一会。约摸着有一炷香的时间,点燃了药捻。药捻燃了起来,发出“滋、滋”的声音,夜色中发着光。城头的士卒打着磕睡,并没有人向外看。 过了好一阵时间,药捻才燃到城墙下。随着一声巨响,城头的灯笼暗了下来。 山坡上的郝质看了大喜,直起身来,厉声道:“杀!先登者重赏!” 一千宋军士卒高声应诺,从山坡上直冲下去,杀声震天。一路冲到了军城旁边,却见火药并没有把城墙炸塌。只是有一道缺口,并不大,翻不到城墙里面去。 郝质看了,暗道一声晦气。厉声道:“此时城墙没有人守,翻墙进去!先登者赏,最选冲进城里的赏!有胆怯后退者,斩!”说完,命自己身边的亲兵,率先向城墙上爬去。 看几个亲兵飞快地爬上了城墙,外面的宋军士气大振,互相帮忙,向城上爬去。 火药虽然没有把城墙炸塌,上面的士卒却已身忙。城里的守军被爆炸声惊响,一时之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乱作一团。不等守军反应过来,宋军已经翻越了城墙,进入城中。 下了城墙的士卒见无人应战,在一个将领指挥下,发一声喊,冲到了城门旁边。守城的契丹士卒依然睡眼惺惺,就被砍到在地。宋军把城门打开,外面的一千士卒冲了进来,一时间喊杀声震天。 当天边的太阳探出了半个脸,军城里的战事已经结束。 郝质看着四周,有些不敢相信的感觉。昨夜其实非常不顺利,火药没有炸天城墙,只能组织士卒越墙而过。只是没想到契丹人没有防备,入城之后如入无人之境。顺利打开了城门,大军冲进来,一百多守军迅速被杀光。就像梦一样,谁敢相信这样的重地,就这样攻下来了? 长出了一口气,郝质对亲兵道:“速去报贾太尉,我军已经攻下军城!此去灵丘,再无阻碍!” 亲兵应诺,翻身上马,飞一般地去了。 贾逵在山外等得焦燥难耐,直到中午时分,才有传令亲兵到来,说是已经攻下军城。 长出了一口气,贾逵扶额道:“天可怜见,可算一切顺利!数月辛苦,没有白费!” 说完,命令前锋立即启程,向灵丘进发。而后是辎重部的驮畜,再后面是中军,后军与军中剩余的辎重部同行。此去全是山路,行动不便,纵然前方无险阻,也要数日才能过去。 贾逵与前锋周行,到了山项上太阳已近西山。回身西望,只见来路弯弯曲曲,在山中绕来绕去,不由叹了口气:“这种道路,若是不能攻下军城,大军如何敢行得?纵然一切顺利,也要数日时间,才能翻过山去。若是由代州供应粮草,也不知道冯知州会如何。” 说完,摇了摇头。冯延己是前宰相冯拯的儿子,身世高贵。自己在北方多年,战功不少,不是寻常人物要比。不知怎么看自己不顺眼,实在是隐患。 这里后世的名字是平型关,后世赫赫有名的地方。本是代州通定州的飞狐道,一两千年间,不知道多少军旅商人走过。只是一路都沿山间谷地,道路崎岖难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