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414节 (第2/4页)
多用火炮。 通过马邑一战,契丹人对宋军的印象,就是火炮特别厉害。只要能扼制住宋军的火炮,能够大范围机动的契丹骑兵还是占据上风。也正是基于这个印象,战事最开始,是耶律贴不带三万骑兵奇袭定州,要难宋军造成混乱。现在被宋军堵在曲阳,耶律贴不突然发现,事情好似不是那个样子。 耶律良进来,向耶律贴不拱手行礼。 耶律贴不沉声道:“今日之战,你如何看?” 耶律良思忖一下,道:“依下官看来,两军对阵,只怕无法对付宋军。我军长处,还是依靠骑兵四处纵横。若只是据城而守,宋军有炮,只怕是守不住。” 耶律贴不道:“现在最难的事情,是看来战阵无法战胜宋军。战阵不利,骑兵四处纵横,就只是劫掠百姓吗?那样早晚被宋军堵住,只是骚扰而已!” 耶律良低下头,没有再说话。今天虽然只是小战一场,形势却看得明白,契丹确实不是对手。而且看宋军的样子,甚为收敛,并没有大举进攻。 沉思一会,耶律贴不道:“曲阳城不能一直待下去。这里的储粮,坚持不了多少日子,更不要说宋军已经兵临城下。必须要想办法,打到宋军没有防备的地方去!” 耶律良道:“可宋军来了五日,周边的道路,都已经被封住了。今年天暖,向南渡不了泒水,就只能被宋军堵在这里。若是向北,还有唐河,一样过不去。若是河流不结冰,曲阳已是死地。” 耶律贴不看了耶律良一眼,面沉似水。先前打的主意,是把刘兼济的主力吸引到曲阳来,集中全力歼灭于此地。而后大军东进,直逼已经空虚的定州。现在却成了刘兼济兵临城下,要把自己全军歼灭在这里。而且四面道路不通,想跑都不知道跑哪里。 如果此战刘兼济胜了,就说明宋朝用五万人守一州,是足够安全的。契丹怎么辗转腾挪,都无法突破宋军边境防线。到了那个时候,形势就恶劣了。 耶律贴不揉着额头,苦苦思索,想着破局的办法。 灵兵城下,贾逵指挥着布置火炮。北方呼啸,城下的宋军却干得热火朝天。城头上面,契丹兵看着城下的宋军,一脸无奈。自宋军进入了谷地,契丹拦击了两次,都被打得大败亏输。宋军到了城下布置阵的时候,城内契丹人还出城攻了一次,几乎会军覆没。 灵丘地处大山之中,这里被宋军围了,契丹连救援的兵力都没有。打,打不过,守,守不住,灵丘的契丹守军一点办法都没有。 看着布置好的炮兵,郝质道:“太尉,灵丘城不大,而且看样子,契丹人数十年没有整修过。等到布置好炮兵,估计只要几炮就能轰塌。那个时候,这城可一举而下。” 贾逵点了点头:“我们前边行路辛苦,现在看来,交战并不太难。契丹人过于大意,对于灵丘道没有加强防守。攻破了灵丘,去飞狐还是一路山路,着实不易。” 郝质叹了口气:“现在看来,我们这一路最难的,就是走路了。山路崎岖蜿蜒,只能肩背马驮。过了灵丘,离着后方的距离更远,那时更不容易。” 贾逵点了点头:“大山这中,不适宜于布置重兵。哪怕就是从代州运输,距离也过远了。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克服一切困难,尽快攻下飞狐。那里有路去易州,只要出了山,一切就容易。河北路有铁路到达,那里物资不缺,多少大军都能支持得了。” 郝质道:“占了飞狐,就可以威胁易州,侧击契丹后背。太尉,那时可就不同,只怕契丹人不会如此大意了。枢府公文,说契丹大军可能集中于易州,岂会有这破绽?” 第11章 决战 崇政殿里,几位宰执大臣看着桌子上的地图和沙盘,一时之间没有人讲话。 过了好一会,文彦博道:“曲阳现在如何?刘兼济重兵齐出,有没有把契丹人堵住?” 杜中宵道:“依刘兼济所言,双方已经战了几场,契丹大败亏输。本来他想立即炮轰曲阳城,把契丹人消灭。枢府让他等一等,现在围在那里。” 文彦博沉吟一会,道:“数万契丹大军,还是及早消灭得好。一个不好,让他们跑出来,南下到赵州一带,可就麻烦了。真定府以南再无重兵,一有契丹人骚扰,就容易惹得州县震动。” 杜中宵道:“贾逵已经攻破灵丘,现在全力向飞狐方向而去。刘兼济如果攻破了曲阳,里面的契丹人无路可走,只能后退飞狐。那个时候,贾逵攻城就困难很多。他是从代州出发,一路都是山路,物资运输格外地艰难,比不得山外的军队。等贾逵到了飞狐,刘兼济就可以攻城了。” 众人看着地图,明白杜中宵的意思。飞狐在群山之中,是数条太行山道路的交叉口,可以说是军事重地。占领了飞狐,宋军就堵死了太行山中的道路,占据了优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