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417节 (第2/4页)
!这些日子,我打听得清楚。宋军中的炮,分重炮、一般的炮、轻炮,还有臼炮。昨天攻城的,就是他们的重炮,只有刘兼济这种大将才有。其他的炮,各分等级,分布于军队之中。如果明日宋军攻我们,不必出动大军,两千门炮排在外面,我们只有死路一条!这仗,是没法打的。” 一众将领听了都不相信,在那里议论纷纷。契丹从宋朝学了火炮铸法,这几年用了不少心思,铸了许多炮出来。不过大多数炮都用来守城,野战能带的很少。宋军这样等级分明、规格统一的炮兵,对于这些契丹将领来说,根本想象不出来。 两千多门炮,开火会是个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他们也没法想象。这么多火炮,用的火药、炮弹就不是小数字,军队怎么携带?后方要想运上来,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一旦离开了铁路,宋军的物资供应会受到极大限制,便就是如此。火药还好,大量的炮弹,不靠铁路的话,怎么供应得上前线所用?宋军的重兵集团,实际上的机动能力不强。一旦大范围机动,战斗力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议论了一会,阿厮道:“将军,既然战不得,那我们该当如何?” 萧胡睹道:“我统大军在此,时刻不敢忘圣恩。虽然对宋军毫无胜算,可也不会向敌投降,当另想他法。战不得,那就只能走。” 韩家奴道:“可我们驻在这里,南边是宋军,东边是宋军,西边是泒河,只有北边有路。可若是向北方撤退,只有到飞狐。飞狐已经被宋军占了,岂不是只有死路一条?” 萧胡睹看着韩家奴,微微摇了摇头:“这两日突然冷了下来,那就多了一条路。我派亲兵到泒河上看过,已经结冰。只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两天的时间,冰面上还行不了人。如果今天依然寒冷的话,明天说不定就可以了。无论如何,只要能过河,宋军就奈何不了我们。” 第19章 攻破曲阳 天空阴沉沉的,没有刻漏,都说不准时辰。过了午时,曲阳城中士卒不知死伤了多少。 刘兼济下了望楼,想把此处交给杨遂,自己去安排准备对付西边泒河边的契丹军队。正在这时,却见曲阳城大开城门,几个将领拥着耶律贴不出来,站在那里大喊大叫。 刘兼济见了,对身边的亲道:“看那些契丹人的样子,莫不是要降?你到城门处问问他们意思。” 亲兵应诺,踏着大雪一步一步去了。不多时,原路回来,道:“太尉,契丹人说愿降了,让我们不要再放炮了。城中死伤太多,再打下去,他们就没有活路了。” 刘兼济道:“如此最好。让他们先把耶律贴不等人送过来,再派人回去整理士卒。” 说完,带着亲兵,到了旁边的帅帐中。又吩咐把杨遂和祝贵叫来,有事吩咐。 不多时,由亲兵带着,耶律良等将领簇拥着耶律贴不进来。进了帅帐,一众将领给刘兼济行礼,只有耶律贴不站在那里,双眼望天,神情桀骜。 刘兼济眯着眼睛,看着耶律贴不。过了好一会,才沉声道:“你们愿降了?” 耶律贴不冷哼了一声,并不答应。一边的耶律良拱手:“太尉,贵军炮火着实犀利,我们实在抵挡不住,愿意降了。还请快快停了炮火,不要多杀伤人命。” 刘兼济看着耶律良,笑了笑,道:“此事你说了算吗?” 耶律良有些尴尬,道:“我等众将商议,都愿意降。如今就连大王都到了太尉帅帐里,自然是要降了。大王面皮薄,此话难以出口,太尉不要责怪。” 刘兼济摇了摇头:“你们愿降,朝廷自有赏赐。若是耶律大王不愿降,那我一条索子,捆了押到开封府就是。此时我两千门炮在城外,你们不降,把曲阳城轰烂就是。” 耶律良等人忙道不敢,拱手愿降。 只有耶律贴不冷笑一声:“胜败乃兵家常事,有什么稀奇!我本皇族,自小受国恩,岂能因一时胜败而降敌!今日诸将愿降,就给我一刀,给我一个痛快!” 刘兼济摇头:“若是在城中时,你要死,只怕没有人拦你。现在到了我的帅帐,死活可不是你能做主的了。过几日,把你押回开封府,让百姓们看一看。” 说完,一挥手,命亲兵上前把耶律贴不绑了。又命杨遂去命炮兵停火,祝贵带兵入城,把剩余的契丹士卒带出来。此时的城中,被炮弹打得一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