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1节 (第3/4页)
但是此时,他却感觉这个阿迪来得实在是时候。 …… …… 接下来的两日,韩漠没有看到过贺学之的身影,就是春园,韩漠也未去过一趟。至于司徒静那帮宜春官吏,则是与苏克雍的吏部官员们纠葛在一起。 苏克雍这个人,虽然性子古怪,但是真要做起事来,却是有板有眼,雷厉风行。将贺知县一干人拘押下狱之后,虽然不会严刑逼供,但是恐吓刑讯自然是有的,更是派人往这些官员的府中搜找证据,短短两日,又是有近十名官员落网,被抓进大狱。 不过被抓的,到目前为止,并无什么强势人物,大都是一般的官员小吏。 苏克雍并没有丝毫的介意,虽然有伤在身,但是依旧孜孜不倦地四处搜罗证据,明目张胆地将剑锋对准着贺氏家族。 司徒静一天比一天心惊肉跳。 苏克雍每一天都能查出新的东西来,而许多的证据,已经开始对他这位宜春郡守大人产生巨大的威胁,最要命的是,他这两日不下十次往春园去求见贺学之,却被贺家下人告知,贺学之身患重病,无力起床,不接见任何人。 司徒静都要急疯了。 没有贺学之的支撑,他这个郡守就是一个空架子,调不动一兵一卒,而且对宜春的大部分官吏根本形不成影响。 苏克雍咄咄逼人,步步紧逼,司徒静却没有任何法子去应对。 他此时才感觉到,这么多年来,将自己的身家前程完全依附在贺家的身上,究竟是对是错? 非但如此,京中又下了一道旨意来,那是圣上亲下的旨意,里面的内容很简单,那是要苏克雍和凌垒精诚配合,全力调查宜春贪官污吏事宜,务必要给百姓一个交代。其中自然也是嘱咐,不得滥用职权,欺辱地方官吏,没有真凭实据,不得随意处置地方官员。 这道旨意来的是时候,显然也是京中以苏观涯为首的一批官吏特意请旨,求皇帝发下这道旨意的。因为这道旨意虽然分量算不得太大,但却有着堂堂正正的天子旗号。 明文虽然让苏克雍等人小心办事,但是实际上,却是给予了吏部官员在宜春审讯处置地方官员的最高权力。 想来这道旨意发出来之前,燕京朝堂上必定也是经过一场唇枪舌剑。 这道旨意,苏克雍就如同上方宝剑一样,每天都放在袖子里,悉心保管着,偶尔在审案拿出来,却也颇有效果。 至于赈灾粮的事情,京里却没有给予答复过来。 不过宜春的好消息却也是有些,就好比这一阵子天气晴朗,宜春的水讯传过来,江水那是退去不少,而且大常江江堤,在工部官员的带领下,征集了不少民夫河工在前方修堤,已是初步将大堤堵起来,保证了若是大常江再往上涨潮,江水不至于再越过堤坝,进入平原境内。 范家那边,也做出了积极的反应,虽然并没有如同韩漠建议的那样,从西部四县调拨粮食过来,但是他们却动员了大批的民夫,帮助修筑加固堤坝,更是疏通漫过来的江水,引水入内河。 韩漠倒是往京中户部发了一份文书,向户部催促粮食,到了今天,快半个月,除了自己带来的一批粮食,却没有半颗粮食再进入夕春县,做为护粮官,他总是要催一催问一问的。 有苏克雍在前面顶着,与宜春的官吏们斗的不亦说乎,韩漠倒是轻松了少许,不过这两日却不见贺学之发难,他倒更加谨慎起来。 如今苏克雍强势出手,形势对于吏部官员来说,极其有利,若是任由苏克雍这干人抽丝剥茧查下去,只怕用不了多久,司徒静便要涉案进去,到了那个时候,贺家想必也会面临着危险。贺学之率领的贺族,这两日却保持着安静,显示出超强的耐心,这种平静,让韩漠深深地感受到,平静过后的风雷,将更加惊人,更加剧烈。 可是贺家准备从哪个方面做出风雷般的反击呢? 贺学之,又在酝酿什么样的阴谋? 韩漠还真想往春园去一趟,探探那老家伙的虚实,不过仔细一想,老家伙既然几日没有动静,所谋必定非同一般,自己就算上门去,也未必能够探到什么虚实,说不定反而会让对方看出一些什么来。 黄昏时分,天边还有落日,红光如火,洒射在大地之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