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5节 (第1/4页)
国舅哈哈笑道:“极是极是,是我失言了!” 此时后方的迎候队伍已经过来,锣鼓喧天,礼乐声声,分居大道两侧,在国舅和庆国一众官员的欢迎下,燕国使团终是进入了这天下第一城之中。 上京城气势磅礴,楼阁相连,便是街道似乎也比燕京城宽阔不少。 这天下第一城中,一片繁华,沿途净是酒楼茶肆,青瓦淡墙,高树掩映,景致颇美。 主大街已经有庆国的兵士分居两侧,严禁人们在道上行走,那些侧道之上,依然是行人如鲫,车水马龙,不少人都是赶来观看燕国使团的到来。 燕国使团的将士都是燕国一等一的精锐将士,身材大都是孔武健壮,身上的甲胄精良有型,一个个神情冷峻,目不斜视,座下亦都是高头大马,当之无愧的一支精锐之军,不但战斗力强悍,就是卖相也好,行走在上京城的街道上,亮甲怒马,极有气势。 街道两侧的人们低声议论着,韩漠却是注意到,人群中多的是身着长衫手摇折扇的文人墨客,挺着胸,抬着头,时不时地指着公主的大马车,然后与身边的朋友低语几句,随即发出一阵怪笑,脸上都是显出不屑之色。 这样的情景,沿途下来,竟然所见极多,所见的文人墨客之中,竟超过半数显出不屑的表情。 韩漠不是傻子,虽然人声纷杂,但是他却也能猜出这帮文人的心思。 燕国外嫁公主,在这些不明真相的读书人看来,那是燕国人向庆国低头,作为礼仪上邦大国,这帮读书人的骨子里就充斥着正统国度的自傲和自尊,燕国在他们眼中只不过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国而已,所以看到燕国送来公主,那是大大地满足了他们身为上国子民的虚荣心。 韩漠心中只能是感叹,有时候读书读得多了,确实充满着书香之气,也确实拥有了礼仪上邦的才气,拥有着极深的文化底蕴,但是同时却也让这个国度在文人的无病呻吟之风中,变的趋于懦弱,丧失了铁血狼性。 四国天下百年来,且不论南风国,魏燕两国自始至终都是武风盛行,特别是魏国,国民自幼就经受严格的军事化训练,而燕国世家辖区的百姓,农闲之时,却也是从未间断过民兵式的训练,燕国的皇帝更是为了保持国民的武风,每年都会兴师动众,进行两次狩猎活动,燕国的武人亦是能够有着极好的归宿,无论是从军还是成为护院保镖,都能够得到尊重。 而庆国人立国之后,自诩正统上国,文风大行其道,虽然并没有发展到弃武的地步,但是不可否认,在庆国这个国度,武人并没有得到应有尊重,那些有才情的文人才是国民崇拜的对象,所以庆国虽然有商钟离这样的绝代名将,但是从武之人极少,兵士也大都是强征而来,士兵的战斗力相比起魏燕两国,显然是不如的。 在这个动乱争霸的时代,一个国家的国民若是成天吟诵着优美的文章,却丧失了狼的凶猛和嗜血性,那将是极其危险的一个局面。 道路两侧的文人们在耻笑燕国懦弱的同时,燕国人又何尝不在内心深处耻笑他们的自以为聪明! 第六一九章 无用之用 上京城之庞大,确实是让人叹为观止,使团进入城里的时候,夕阳尚未西下,但是到得国舅所说的皇家别院之时,天色却已经黑透,从南城门抵达皇家别院,竟是花去了一个多时辰,这还是后来加快了行进速度,若是以正常速度又或者城中的街道没有封锁,韩漠甚至觉得要两三个时辰才有可能抵达皇家别院,由此也确实看出上京城之宏伟庞大,亦可明白庆国人为何拥有着膨胀的自傲感。 皇家别院其实只是一个比较响亮的名字而已,实际上别院里并无庆国皇族入住,但是这处别院也确实占地面积极广,有几十栋大房屋,青砖玉瓦,雕梁画栋,里面的布置亦是穷极奢华讲究,地上到处都铺着汉白玉地板,公主暂住的正屋,到处铺满了红色的地毯,地毯上更是绣着各种喜庆的大型绣画,栩栩如生,从红毯之上行走,看着地毯上的绣画,就想活生生的一样,甚至让人不敢又不忍轻易去踩踏,如此美丽的绣画踩上去,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