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0章 240.进京! (第3/3页)
在偏远地区,连范仲淹已经被陛下赐死以此来平息天下士族怨气的流言都时有耳闻,秦凤路位于大宋西北,地处四极,徐清听到些什么风言风语为此紧张,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宣旨?”徐清看着欧阳修,自己这官才刚刚上任,有什么好宣旨的?难道是那些士族正面刚不过自己去找皇帝打小报告了?那这动作也太慢了吧,从自己改革开始可都已经有五个月的时间了,该做的早就已经做了,财政拨款更是四个月前就已经发下去了,现在想改,怕不是只能找皇帝要钱了。 欧阳修看着徐清疑惑的表情,抿了抿因为西北风而干燥开裂的嘴唇,从旁边的内侍官手中接过了圣旨,高高的举过头顶,也不多说,徐清看着他,虽然心里疑惑,可还是默默的跪在了地上,行礼,听旨。 欧阳修缓缓将圣旨展开,念道:“陛下诏曰,命秦凤路安抚使徐清,进宫觐见,钦此,岂弟,接旨吧。”念完之后,欧阳修就把卷轴折叠,双手摆在了徐清的面前,徐清抬起头,看了眼欧阳修,等了一会儿,这才缓过来,说道:“陛下让我去汴京?” “恩。”欧阳修言简意赅的回答道。 “为何?”徐清问道。 “因为我把你的信给陛下看了,所以陛下想要见见你。”欧阳修回答道,嘴上那若有若无的笑更加明显了。 “你把我写给你的信给官家看了?”徐清再次问道。 “恩,还有韩琦和陈执中大人,也把你的信给陛下看了。”欧阳修回答道,还把韩琦和陈执中都给出卖了。 “为何呀?”徐清不解的说道,你们看了之后自己出头就是了,干嘛要把我给拉出来,还要去汴京,谁知道那皇帝听了自己讲的话到底是开心还是不开心啊,若是被自己那一步一步慢慢来的话给*急了,直接把自己送去海南岛三亚度假,那我这辈子不就完了? 此时的三亚可不是度假胜地啊,那里人烟稀少,蛮荒至极,据徐清所知,苏轼最后被流放的地方就是海南岛,在那之前,他已经流放过四五次了,等到最后一次,才流放到了那里去,自己也死在了那里,可见其到底有多么的危险,徐清可不想跨过琼州海峡去那玩儿。 “陛下想听听你的意见,岂弟不要多心了。”见徐清脸色有些不大好,欧阳修宽慰了两句,接着说道:“昭誉先生、希文先生和稚圭先生都认为你的意见很是中肯,所以便希望陛下能够下诏召你入京,由你来亲自给陛下讲解心中内容的详细缘由,陛下虽有些小性子,可对于群臣却还是尊敬的,岂弟真的不要多想,只需陛下问什么,答什么就好。” “想听我的意见?”欧阳修的这番话让徐清安心了不少,根据他那浅显的历史知识,这位仁宗皇帝即便在号称仁君遍布的宋朝,都觉得称得上是仁厚之主,作为天下万民之主,不仅仅一辈子从来没有铺张浪费过,便是连大臣在朝堂之上公然反驳与他,他也从来没有降罪过自己的大臣,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在他的任内,有所谓四真(富弼真宰相,欧阳永叔真翰林学士,包拯真中丞,胡瑗真先生。) 可以说仁宗皇帝的人品还是有保证的,起码他不会像某些皇帝那样,一言不合就拖出去打一顿,这让徐清放心不少,可是此时若是离开秦凤,去往汴京,动辄一个月,多则甚至要两三个月之久,秦凤此时也正在改革,自己作为地方之长,若是离开那么长的时间,对于改革的进程势必会有十分深远的影响,说不定那些世族大家就会在此时闹出什么事来,这可不是徐清所乐见的。 所以他对欧阳修真诚的说道:“永叔,此地现如今大事连连,内有改革阵痛之危,外有强敌之患,我若离开,边境于此地千里之遥,我怕会让秦凤的新政,毁于一旦啊。”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