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2章 242.觐见 (第3/3页)
:“徐大人,老奴终于等到你了,陛下早已嘱托过我等,如若先生前来,必将尽早安排,大人,请随我来。“ 被这内监拉着,徐清颇是有些搞不清楚状况,不过他也不抵抗,既然能够走捷径为啥不走,反正这也是皇帝安排的,看着刚才那排队的人潮,皇帝就算见一个只花五分钟,轮到自己还不得三四个小时以后,这大殿外头既不能避暑,也不能玩手机,他可不想在这么大的太阳下等那么久的时间,所以他很是没有心理负担的跟着内监走了进去,一穿过大理石做成的桥梁,徐清和内监便也真的进入了皇宫之中。 北宋的皇宫,可以说是历史上所有中国王朝中最小的一座了,相比起北京故宫来说,只有二分之一左右的大小,与汉唐相比,那就更是惨不忍睹了,至于宫殿为何那么小的原因,那就众说纷纭了,按照民间的说法,乃是因为此殿乃是按照唐朝时的宣武军节度使署的房子改的,虽然历经后梁、后晋、后周的改良,可终究逃脱不了节度使署的模样。 后来宋太祖定鼎天下之后,又将这大内里改造了一番,才算是颇有了些皇城气度,不过因为此城乃是建造在就有的宫殿群基础上,所有在皇城之外,早就已经有了许多的民宅依靠在皇宫周围建造成片了,而赵匡胤并不想因为给自己修宫殿便糟蹋老百姓,便只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展了一些,并没有伤害到百姓的田宅,所以宫殿相比起其余朝代的宫殿就小了许多。 至于真实的原因,则是因为在赵匡胤开创宋朝之后,觉得五代十国之所以会如此混乱,其中的一个原因便是上位者索求无度,奢靡成风,这才导致搜刮百姓的力度越来越强,最终让百姓选择了反抗,所以在称帝之后,他便定下汴京之制,规定侈而不可为训,以约束后代不要为了自己一人之喜好而大规模的兴建宫室。 而这句话,被宋朝前几任皇帝铭记于心,严格执行,所以宋朝的宫殿就变成了历代最小的宫殿了,一直到宋徽宗时期,这才开始大规模向外扩建宫室,只不过还没来得及享受,就被金人掳走,从此之后,便再也没有回到汴京。 徐清向里不断走去,经过大庆殿、紫宸殿这两座整个皇宫中最大的宫殿之后,便来到了此时皇帝所在的垂拱殿,相比起紫宸殿来,垂拱殿要小了很多,不过此处是皇帝日常办公的地方,所以看上去还是非常美的,宫殿之前是一片宽阔的广场,上面大概站着几十个穿着官服的人,两边则是汉白玉做成的柱子,上面雕龙画凤,十分漂亮。 而更有特色的是皇宫之中还有不少参天大树耸立其间,让这座宫殿显得更是美轮美奂,相比起明清故宫来,也更加贴近自然一些,那时的故宫早已经是有一定规制的建筑了,所以在宫殿之中,一般是看不见任何高大的树木的,大多绿色植物都是以盆栽和灌木为主,据说主要是因为高树会让刺更加容易躲藏,对于皇帝的安危有所影响,所以在故宫之中,便留下了不得种植高树的规定,而在此时则是没有的。 除此之外,宋朝的宫殿与明清两代最大的不同还有一点,那就是明清故宫是按照中轴线对称建造的,而北宋的宫殿建筑群却并不对称,他的所有主体建筑,基本都在中轴线的西侧,而在东侧则要空荡很多,也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人传出赵匡胤爱民如子,不想伤害汴京百姓,这才会让中轴线不对称的原因吧。 “大人,请在此稍等片刻,容老奴去告知陛下。”那内监把徐清带到了垂拱殿外头的台阶上站定,一个人便走进了宫殿之中,徐清一个人暗自无聊,向着下面看了看,只见数十人站在底下,一个个都是神情冷漠,显然是累的要死了,徐清不由庆幸自己没有抵抗的决定,没一会儿,那内监便走了出来,通知徐清可以进去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