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4章 244.病症 (第3/3页)
树挖了一个巨大的树坑,然后又请来自己的亲朋好友,将这棵树连根拔起带进了新的树坑之中,紧接着便去到森林之中呼唤生灵们重新回到这颗大树上,又把照顾许久的动物们带回到了树上,农户便重新跟这棵树以及树上的生灵们和乐共处在了一起。“ 徐清讲到最后时,其实很想讲一句‘那位农户在把树移植到新的树d之后便因为年纪太大而老死了’,以此来表达改革需要时间,可看着赵祯越来越沉重的脸色,徐清想了想还是觉得别把这句话加进去了。 这皇帝本来就蛰伏够久的了,人生最想做到的事情便是开疆拓土,让大宋富强安泰,若是自己告诉他,你这辈子是看不到大宋富强了,那不是找死是什么?还不如不说了呢,反正自己这故事对于时间的隐喻也够多了,这皇帝又不是笨蛋,该听出来早就听出来了,自己去点破它,那反倒是不美了。 赵祯也确实是听出了徐清的意思,无非就是改革需要时间,改革需要互相体谅,这些事情,赵祯已经从欧阳修和范仲淹那里听到过无数次了,所以听到徐清提到这最后一个结局,赵祯不由有些失望的说道:“爱卿,您难道就不知道只要有一次宽容,只要有一次体谅,那么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到时候改革将会陷入无尽的探讨之中,直到朕死去!就像你所说的那个故事,人最后劝服了树上的众生,但朕要告诉你,人是永远不可能跟鸟兽沟通的!就像那些不想要改革的人一样!” 赵祯的这番话出乎徐清的预料,他原本还以为这皇帝只是个愤青呢,没想到这家伙还真的有些想法,竟然能够从改革的阻力上分析出政治问题来,这能当皇帝的人果然没有一个是菜鸟啊,不过赵祯的这个回答也在徐清的设想范围之内,他可不会把皇帝当做一个只会问‘然后呢?’的人,他立刻说道: “陛下所言差矣,诚然如陛下所说,人不通鸟雀之声,可朝夕相处之后,人的一言一行,鸟兽也自然而然会学习,就像陛下家中犬马,陛下一声号令便万马奔腾,陛下再一声喝阻则万马齐喑,这难道不是鸟兽听懂了陛下的话么?“ “徐卿所言倒是有些道理,只不过若是按照徐清所说,改革何时能够成功?我国何时能够富强呢?”听完了徐清这番话,赵祯深刻的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论讲故事,自己还是不要跟徐清比为好,这家伙讲故事的能力太强了,什么东西都能拉扯在一起,根本就说不过他,干脆直接问办法,这样起码还能好过一些,也直接一些。 “陛下问臣何时能够改革成功,臣实在不知,就像那农户家门口的树,即便移居到了其他的地方,可一两百年之后,那树便会长大到重新遮盖住了农户的家,到时候,农户的孙子、曾孙子们便又要跟树上的生灵们进行一次谈判,然后再将树搬远一些,循环往复,无穷尽也。 至于陛下问臣大宋若是如此变法,需要几年能够富强,那我能告诉陛下,不出五年,大宋必然能够冠于天下,成九州唯一之国。“徐清说到这也激动了起来,整个人不自觉的站了起来,慷慨激昂的对赵祯说着自己心中的梦想。 “五年!徐清,先生,您不是在诓我吧?!”听到徐清这个惊世骇俗的时间数字,赵祯也不由得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嘴中已经习惯了的朕字都不由的变成了我字,五年的时间,这怎么可能呢?按照范仲淹他们推断,若是新法实施顺利,最起码也需要六七年的时间才可以见效,这还是在没有人阻挠的情况下。 而现在,眼前这个徐清明明是要让自己减缓改革的速度,可却说出一个比范仲淹等人报出来还要少的时间,若不是刚才徐清的雄才大论让赵祯有些敬佩,或许此刻徐清早已经被赵祯赶出去了也不一定。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