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1章 251.开张营业 (第2/3页)
月的时间内,让许多农村的孩子们见识到了城市的繁华,等到粮仓建设完毕时,许多农民们便留了下来,这十几万人分布在大宋的各个州郡之中,其中有大约十万左右的人被城市之中的商人们雇佣了去,而剩下的人则成了无业游民,留在了城市之中,或当地痞流氓,或汲汲于新的工作,一时之间成了各个州府的巨大问题。 各州郡很快就将问题送到了汴京,送到了徐清的桌案之上,看过了眼前的这些问题,徐清非但没有担忧,甚至感觉到开心,他立刻前往皇宫之中,向皇帝传达了在全路首府修建银行分行的计划,意图通畅各州郡的经济联络,方便商人们异地取钱,二来,则可以让分散与各州郡的闲散居民们纷纷集中于各路首府之中,加强朝廷各州府的权重以及控制。 赵祯听过之后,立即便同意了徐清的意见,等到第二天,徐清的计划便以诏书的形式颁行全国,一时之间,砖石、木头、泥土、燃料、生铁等与建筑业有关的行业顿时变得热闹了起来,许多小作坊在徐清的授意之下,纷纷扩张起来,变成了一个个的小工厂,吸入了大量的人口进去,而更多的人则跟着赶工的大部队们进入了首府之中。 到这个时候,各个州郡的地主们总算是感觉到了不对,可徐清早已经先他们一步,将许多村庄之中的年轻劳动力带进了城市之中,并且立刻与范仲淹等人商议,发布了人口定居律令来保障这些迁居之人的合法性,地主的反扑在民意与合法性结合之下,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抵抗能力,没过多久便纷纷偃旗息鼓了。 不过他们的偃旗息鼓只是暂时的,很快,在有心之人的摆布下,全国许多地方的粮价开始大规模的上升,在有的地方,甚至一天就可以上升两倍,至于他们的理由,则是农人减少导致耕种土地的人工成本上升,一时之间,许多百姓开始出现了s动,有不少衙门甚至都受到了冲击,这可不是一般百姓会做的事情,显然,他们是针对徐清的新政来的。 面对这种情况,徐清不由得感激起四个月前的自己修建了大量的粮仓,让今年国家的粮食收入得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增长,所以在得知全国粮食价格不停上涨之后,徐清便立刻前往皇宫之中,请求赵祯开放全国粮仓来平稳物价,对此,赵祯显然是有些犹豫的。 粮食,乃是国之根本,唯有遇到社稷动荡之危时才会开启,若是因为百姓的一点点动荡便开启粮仓,这实在是有些不妥,面对赵祯的犹疑,徐清立刻说道:“陛下,若是此事无法解决,则新法必遭夭折,新法若遭夭折,则臣等与陛下皆颜面尽失,这便是社稷动荡之危啊!陛下,您还犹豫什么呢?” 徐清的话最终打动了赵祯,他向来自诩自己是英明天子,也必然会在史书上青史留名,若是最后自己在历史之中的定格,是一个改革的失败者,是一个连自己国家都无法掌控的君王,那对于赵祯来说,绝对是奇耻大辱,徐清正是看准了这一点,这才会如此进言,等到赵祯肯定的答复之后,徐清便再无所顾忌,立刻下令全国所有粮仓,开仓放粮,务必将粮食价格压低到百姓日常的水平。 当然,光这样做,显然只是治标,并没有治本,粮仓之中的粮食再多,也不够全国百姓吃上一年的,只要形势继续僵持下去,就必然会让粮食的价格重新上升,为此,徐清必须要在粮仓之中的粮食被吃干净之前,解决掉这个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唯有解决粮商才可以。 想到这里,徐清的脑海中便大致有了一个计划,既然是粮商,那么唯有依靠粮食,才能够叱咤风云,若是自己把他们的粮食网络给断了,那他们还有什么资格可以横行霸道呢?徐清的眼中金光一闪,一个计划开始慢慢在他的大脑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