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2章 262.疾病的残酷 (第2/3页)
,汴京如今之惨状,决不能在天下范围内出现,不然务说改革是否还能进行,辽国、西夏必定会趁此犯我疆界,我大宋甚至还有灭顶之灾也说不定,所以,臣便已经让九城门令封锁了汴京城内所有的城门,可臣之威望,尚不足以压服汴京城中诸位大夫,宗亲,所以,还请陛下,暂时忍耐哀愁,以安天下百姓动荡之心吧。“ 徐清一口气将心中所有想说的事情都说完了,可赵祯却迟迟没有回应,徐清把头抵在地毯上,此时整个房间里安静极了,徐清也不敢抬头,等了良久,才听到酒壶动摇的声音,随后便听到酒倒进碗碟之中的声音,等吞咽杯中酒的声音结束之后,上述的动作总共重复了三次,赵祯总算是开口说话了。 “让百姓不得离开汴京城,那便是让他们去死,徐卿,你可有办法安抚住他们?” 听到赵祯说了这句话,徐清的心中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他怕就怕赵祯拿着赵曦的这件事跟自己掰扯,到最后谁也掰扯不清楚那就真的是浪费时间了,而现在,赵祯已经把思维放在了百姓的身上了,这就让徐清有了可以说话的机会,看着赵祯,徐清的心中无疑是十分佩服的,刚刚经历丧子之痛就要重新主持国家大政,这份毅力,还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有的。 “陛下,臣已经想到了一些办法,这是臣近来跟御医以及各地名医一起商量出来的一份章程,还请陛下过目,若是陛下同意,便就在全城范围内实施。”徐清说完,便从胸口的衣服间拿出了早就已经准备好的奏折,呈递给了赵祯。 这份奏折里,洋洋洒洒大概有五千字左右,非常的长,从如何保证汴京的城市卫生,到预防鼠疫的感染,再到最后感染者应该如何处理等事宜,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可以说是徐清这几天以来,汇集天下名医得到的最好的一份预控疾病方案了,不得不说,科学院的成立在这个时间点上实在是太巧了,正因为它的成立,让徐清早在一个月之前,便下令让天下有一技之长的人士汇聚与京都之中,这才有现在天下名医全部集中于汴京的优势,也正是凭借着这些名医们数十年来的积累,这才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技术上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不然光靠徐清一个人,是断然做不了这一切的,毕竟前世对于感染病的控制,大部分是禽流感或者是流行性感冒等病症,就算是最为严重的**,相比起黑死病高达百分之八十的死亡率来说,简直就像是动物园中的野猪一般,是最不值得观赏的动物了,面对这样凶猛的传染病,光靠徐清那点防控知识,实在是作用有限的很。 赵祯过了一会儿才把这份奏折拿在了手里,纸卷翻滚的声音纷至沓来,此时赵祯的呼吸也已经趋向与平稳了,看着眼前的奏折,徐清除了考虑汴京城中几十万百姓的生死以外,即便是自己的安危,徐清也已经想到了,安排皇城司兵马进入汴京城中守卫汴京,再将皇城之中所有疑似感染者全部进行集中管理,最后罢朝直到鼠疫结束,以避免官员携带病毒,传染天子。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皇室子嗣的安全,所有公主皇子全部从拱宸门离开汴京城,去往周边宫邸安置,拱宸门是皇宫中的后门,也是汴京城九城城门之一,是唯一一个由皇家掌控的大门,是为了方便皇室出入而设的,从此地走,也免得百姓因为皇室的离开而感到担忧了,看着这些条条款款,赵祯不由得点了点头,再次看向徐清,心中也带了些歉意,这些事,本应该他去做的,而现在,这些事却压在了本就事务繁忙的徐清身上,这让他有了些愧疚。 缓缓从地上站了起来,赵祯拿着奏折坐到了龙椅之上,再仔细翻看一遍之后,便拿起架在笔架上的毛笔,沾了点墨水,在奏折的末尾处,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徐清听着桌案上毛笔摩擦纸张的声音,心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