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为官_第266章 266.越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6章 266.越界 (第3/3页)

祯太过于悲愤。

    而正因为徐清没有说话,赵祯便也就注意到了他,此时的他看着在场所有的官员,心中的怒气已经飙升到了顶点,我大宋才是华夏正朔,现如今辽国来犯,自己面前这批天下最为杰出的大臣竟然连开战的勇气都没有,还要求和,那自己还改革做什么?看着徐清,赵祯仿佛找到了最后一点希望,说道:“徐清,你呢,是战是和?“

    被赵祯点到了名字,徐清的心里犹如一个差生被老师点到了名字一般愣了一下,此时的他真是十分后悔自己刚才为什么没有跟范仲淹等人一起附议韩琦的话,到现在竟然要让他单独说话,想到赵祯现在的心理状况,臣附议这三个字,他也是真的将不出来了。

    可不讲这个还能讲什么呢?此时的辽国无论从面积还是实力上,都不是宋国能够比拟的,虽然在百年前,契丹人便已经进入了农业文明之中,可是游牧民族的特性并没有在他们的身体中消失,更何况,相比起缺少战马的宋朝来,辽国拥有着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蒙古草原,只要全国一个总动员,便能顺江将上百万的游牧民变成带着武器嗜血的军队,这是真正属于农业文明的宋朝所无法抵挡的。

    再加上辽宋边界实在是太长了,又没有长城予以区隔,两边有大段大段的地方几乎是在同一块平原之上,只是以一些缓坡作为边界而已,这样的地方,对于骑兵来说简直是绝佳的战场,只要他可以保持机动,宋朝即便在边境线上布置下上百万的部队,他们只要找一个口子聚全力便能一举攻歼,宋朝的军队根本就毫无办法。

    除此之外,徐清身为北宋的计相和工业改革、商业改革的执行人,他十分清楚的知道,现在的改革,正是搞的天怒人怨的时候,许多农村百姓进了城市,到了别人家的工坊之中工作,其中有数十万人没有拿到应得的工资,还有许多人因为工资太低而买不起城市中的房子,只能到郊外去买些木瓦房来充当避雨安眠之所,民怨正在这些农民工的身上积聚着。

    而同样的事情,在商人的身上也正在发生着,因为大量的人口进入城市,成为工业人口,许多家庭作坊在有了充足的人力之后便开始扩大了自己的经营规模,而在这段时间里,徐清也不停的加大对于海洋贸易的支持,在科学院的努力下,更大更坚固的船被研究出来,这些配备有指南针的远洋商船,甚至能把宋朝的东西卖到遥远的红海地区去。

    这样的做法自然让许多商家们赚的是盆满钵满,到了这个时候,考虑到东南沿海地区的远洋贸易十分发达,徐清自然也不会白让他们赚这个钱,他立刻便在杭州、广州等十二处重要的出海港口地区设立下了海关司,负责对进出口的货物进行征税、检查、管理的工作,而对于天下所有的富商,徐清也改变了原来的征税方式,由人头税,调整到了个人税,以每一个人赚取的金钱来划分等级,等级越高,交的税便越多,等级越低,交的税便也越少,直到不用缴税。

    徐清这样的做法,虽然给朝廷增加了许多的岁入,可是却得罪了广大的商人集体,而范仲淹等人的农业改革,则是得罪了地方上的广大地主,士农工商,现在除了士这个阶层之外,可以说是都被他们给得罪光了,若是这个时候开战,将大量的军力调集到前线去,徐清简直不敢想象,这些认为自己被剥削了的百姓到底会爆发出怎么样的力量。

    可是,面对赵祯,他显然不能那么说,这话要是这么耿直的说了出去,赵祯不被气晕过去,对他的身体也是绝对的有百害无一利,看着低着头的众人,徐清第一次感觉到了被坑的感觉,看着赵祯,他是真的有些急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