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为官_第267章 267.是战是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7章 267.是战是和 (第2/3页)

点很快被徐清意识到,他立刻说道:“陛下,臣的意思是,用其他的方法,让耶律弘基自己带着军队回去。”

    “自己带着军队回去?你当这位大皇子带着五十万军队来我瓦桥关,是那么容易回去的,辽国乃是虎狼之国,没有吃到r,他是不会那么轻易回去的。”这一次说话的并不是赵祯,而是在徐清身旁正匍匐在地上的富弼,他是所有臣子中,跟辽国打交道时间最长的一位臣子,可以说是北宋时期的外交官了,对于辽国的顶层人物,富弼可以说比他家家谱上的老祖宗还认识的全。

    耶律洪基这人与他那个暴虐的父亲不同,生性沉稳闲静、严厉刚毅,据说每当入朝觐见时,兴宗都收起笑容,脸色变的严肃,颇有国之储君的风范,要知道这小子,可是只有十三岁,如此年纪便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当然,他还不是最重要的,毕竟耶律洪基年纪还小,此次率军前来犯边,最主要还是提升士气的,行军打仗,还是需要依靠耶律洪基的叔叔,也就是辽兴宗的弟弟,梁王耶律宗愿和北府宰相,同知元帅府事萧惠了,这两位可以说是辽国最为能征善战之人,想要让他们不战自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起码在富弼的眼中,想要不付出什么代价,还要让他们撤军,无异于是痴人做梦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站出来反驳徐清,也顺便想要看看,徐清到底有没有办法,能够真的让辽国撤兵。

    看得出来,对于徐清,富弼还是抱有几分期待的。

    “富弼大人,《论语.季氏》中有‘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一句,此语之意,我想大人一定明白,而辽国正是此时的季孙,他真正的敌人,并不是我们这个颛臾,而是在他的萧蔷之内啊。“

    徐清轻声解释道,这个故事十分好理解,也是成语祸起萧墙的来源,在场的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对于《论语》是再熟悉不过了,拿里面的故事来解释自己的意思,无疑能够让他们更加明白自己心中的想法。

    果然,听到徐清的这番话,众人立刻有了兴趣,对于坚固的堡垒,最后的攻破方法就是从内部攻克,只不过虽然心中振奋了不少,可对于该怎么让他的萧蔷纤芥之疾变成真正的大祸临头呢?众人还是有些想不太明白,赵祯抢先开口说道:“说说看,辽国萧蔷之间,有何敌人?“

    富弼看着徐清,也等待着徐清的回答,对于辽国的军队和上层建筑他十分的了解,可对于整个辽国的了解,却并不是特别的深刻,而据他所知,辽国皇室之间虽然间隙,可并没有大到要兵戈相向的地步,毕竟此时的辽国皇帝正是壮年,而他的长子也不过十三岁而已,这样的年龄对比,是很难让他们的宗室产生暴乱的,所以如果真的是祸起萧墙,那么必定是起于地方,起于民间的,而至于民间的矛盾,富弼就不是特别清楚了,所以他要听听看徐清的想法。

    “回禀陛下,依臣之见,辽国萧蔷之间,共有两个敌人,一个是被辽国皇帝暴虐对待的百姓,第二个则是不甘于契丹人之下的边疆部族,这两个敌人,就是辽国身边的两条冬眠的毒蛇,只要有一个能够被我们给唤醒,那么辽国这个巨人便会受到非常严重的伤害,若是能够将两者同时唤醒,那么必然会让辽国元气大伤,短时间内,再无力侵犯我大宋边界。”

    “说说看,具体怎么做,各位爱卿,平身吧,听听看徐清的方法。”赵祯赶紧说道,韩琦等人谢恩之后,纷纷从地上站了起来,坐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见众人不再发出移动的声音,徐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