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为官_第291章 291.激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1章 291.激辩 (第2/3页)

要谈,也该放到辽国主动放低姿态自己来谈。

    夏竦如此坚定的态度让整个朝堂为之一静,便是赵祯也不由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些妇人之仁了,可还没等他动摇自己的想法,一旁的范仲淹便站了出来与夏竦辩驳道:“大人所言差矣,上都城固,且是辽国四大都城之一,城中粮草丰沛,城墙高大,我等宋军围困之时,彼时城中已有二十万辽军守护,我等三十万大军又要围困多久?是半年可期,还是一年以后?现如今河北人口短缺,东南半壁不稳,就在今天,工部尚书张大人来问我今年水利将要做些何事,我能告诉他的便只是国库空虚,今年水坝修建只能搁置!

    夏大人知道如今天下的情况了吗?我朝现在便是连兴修水利,都已经没有钱了?若是今年夏季黄河泛滥了该如何是好,若是今年长江泛滥了又该如何是好?蝗灾、风灾,假以时日便会接踵而至,广东、江浙百姓倒是该有谁来照拂,是战于前方的军队,还是我等大臣?夏大人,陛下之意见,臣附议。“

    “你,范希文,若是给辽国留一上都,我等大宋死伤将士岂不白死了!”见范仲淹亲自开口反对自己,这是夏竦万万没有想到的,他们本是庆历改革中的亲密战友,可此刻范仲淹竟然如此旗帜鲜明的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这让夏竦有一种自己被背叛的感觉,还有一种十分失望的感觉,他看着范仲淹大声喊道:“希文,你久居西北战乱之地,应该知道,两国交战若不斩尽杀绝,便如跗骨之蛆一般如影随形,辽国此战损失极大,对我大宋可谓恨之入骨,若是此时给他们一条生路,那我大宋未来必然会有无数祸患挡在前头,此难难道就比天灾来的轻巧了么?”

    范仲淹立刻回道:“夏大人,辽国之兵已然疲惫,即便辽主依旧狼视我朝,想要开战,也必然是十年之后了,彼时我朝实力,势必数倍于如今,值此之时,再行戡乱,岂不比如今捉襟见肘要强上许多,夏大人,希文知道大人心中急切,可是此战若再打下去,则必然损及国本,国本若伤,十年必不能太平,此时议和,可谓正是时候啊。”

    “范大人此言不妥吧,十年之后我朝如何又有谁能清明,辽国十年之后又会是怎番样貌又有谁能说清,如今之计,乃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与其寄希望与未来,何不决战于如今呢,纵有天灾**为伴,也总好过头悬利剑,一刻不能安眠吧。”

    此时另一位官员从人群中站了出来对着范仲淹说道,此人乃是殿前都指挥使梁珂敬,四十岁上下,满脸络腮胡犹如张飞一般,站在人群之中甚是显眼,此时站出来帮着夏竦说话,这让朝堂之上不少朝臣的心中都有些不敢确定起来,这夏竦是枢密院使,掌管全**官,这殿前都指挥使则是掌管全**队的,两个人站在了一条线上,这完全就可以代表军队的想法了,如此一来,范仲淹虽然贵为平章事,可终究有些资历浅了,若是只有他一个人站出来反对,这分量便也有些低了,不少人不由把眼光望向了前排的几个人,等着他们发表自己的态度。

    这让徐清感到很是难堪,在战与和之间,他自己的态度一向很是模糊,一方面他觉得战争却是该停一停了,毕竟持续半年的战争此时已然开始动摇国本了,原本所计划的大规模改革此时也只能变成地方区域性的改革,这对于徐清的整个改革计划来说,无疑是有着十分巨大的打击,若是战争继续进行,区域性的计划十分有可能还需要继续缩减,变成地方性计划也说不定,这可不是徐清想要的啊。

    可若说现在便和平,徐清也有些摸不准,此时辽国的实力到底还有多少,它的实力将决定宋国的态度,可是这一点非常难断定,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