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2章 292.军神武官 (第2/3页)
些好奇起来,这个小王子的心中到底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呢?是战还是和?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念头,徐清不由继续问了下去。 赵昕看着徐清,原本在他的心中这件事其实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可徐清这一问,却让他心中断断续续,破碎不堪的思维不由被一股强力给冲破连接在了一起,赵昕说道:“依学生之见,我更同意夏大人的意思。” “哦,殿下是想战?”赵昕的这个回答让徐清有些惊讶,惊讶的不是他回答问题的答案,而是他的态度,竟然能够把杀伐之事如此轻巧果断的说出来,徐清真不知道该把赵昕的这种特质看成是天子气态,还是单纯的莽撞而已,所以他接着问道。 “是,也不是,老师,其实孤的心中也并不想战,可是我觉得与其现在议和,然后让辽国恢复元气,不如尽全力将辽国驱逐到关外去,也好给我朝一个尽量平稳的环境以进行改革,不然若是让辽国残存于境内,辽国就算不尽出精锐与我朝攻伐,也可派出小股兵力进行骚扰,只要如此,我朝在辽宋边境之上,数百公里的地区便不能再做任何事情,此乃事关我朝百万百姓之生计,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孤看来,还是先将辽国驱离关内。”赵昕的回答很是有条理,不过漏洞也很多,徐清听完他的回答立刻问道: “殿下,你有没有想过,若是再战下去,国库空虚之下,河北之地下半年开始便再无可用之粮了,若是今年春夏之际潮水泛滥,更有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水灾,这可都是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样的情况下,拿下燕云,恢复中原又有什么意义呢?” 从徐清的话中可以看得出来,虽然他在朝堂上没有表态,可是在他的心中,其实已然有了自己的答案,只不过碍于夏竦和范仲淹曾经都是他的上司这才没有好意思开口,而在赵昕这里,徐清就没有多么多的忌讳了,一开口,便将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全给讲了出来,一旁的赵昕倒也不意外,跟了徐清那么久,自己的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无疑非常清楚,所以他也直接说道: “内忧外患之下,依学生看来,可分为能解决的和不能解决的,诚如老师所言,若是再继续打下去,国家将要为战争而背负沉重的债务,并且要掏空国库才能继续战争,这确实会耗尽国财,可是这样的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决,我想老师应该知道,燕云十六州此时因为半年时间的战争,此时境内的人口已然是十不存五六了。 将近半数的人口死亡,亦或者举家逃逸,也就是说,整个燕云之地,大概有将近一半的土地成为了无主之地,这难道不就是财富么,当年曹操面对凋敝的大汉王朝,尚且用屯田江淮之地的方法让国库重新充盈了起来,难道我大宋就不能用此法来改善河北百姓的生活了么?到时候依靠这些土地,我们还能将这些土地赏赐给有功劳的士兵,并且让他们从军籍转为民籍,如此一来,国家财政也就可以省下一大笔钱用来加快还债的进度。 至于河北粮食空虚的问题,银行便可以解决,高丽、越朝皆乃粮食富庶之国,加之我朝海运强大,只要从这些地方运来一些粮食,相比便能让河北安然度过今年,此策虽然会让我朝负债加重,可并不会造成动乱。 而辽国则不同了,瓦桥关一战,距离我大宋军队使用火炮不过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辽国便造出了火药出来,并且投放在了战场上,与我国造成了强大的杀伤,老师,仅仅两个月的时间,辽国便得到了火药,若是给他们更多的时间,火炮还会远么?还有火枪呢?辽国之内也有聪慧之人,若是苦心钻研,其危害必然大于天灾之祸,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学生想,应该尽快将辽国赶出燕云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