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为官_第296章 296.第一条铁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6章 296.第一条铁路 (第2/3页)

们可以在宋国之外的地区购买土地来种植棉花,如果在当地遇到阻挠的话,那么大宋海师将会提供一定的帮助,并且在所有通往海外的港口处,将提供兵器贩卖,也包括一定数量的火器,以此来保证商人们水手们的安全,这样的法令自然十分的野蛮粗暴,等于是变相的将其他地方当做是殖民地了,不过徐清也没有办法,工业化的苦果徐清可不想让本国人自己尝,那就只能让其他人来尝了。

    第三条便是鼓励海外贸易,允许商人自行将国内的奢侈品运往海外进行贩卖,同时规定所有货物流通必须经过海关报备,收取关税之后再贩卖他国,任何物品进入国内之后也必须上缴关税,这样一来国库的收入就可以大幅度增加,并且不像农业税一样一年只能征收一回,有了大规模的商税之后,每天都可以从商人们的手中得到大笔的税收,这相对于农业税来说,实在是太好不过的事情了。

    除此之外,徐清还设立了第四条,不过这一条跟商人们并没有什么关系,而是给科学院的任务,那就是加紧研究出可以让农产品增产的东西来,也就是现代俗称的化肥,此时的人们大多还是利用人体的排便来进行施肥,这样的手段无疑是落后的,随着人口的大规模增加,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人口破亿几乎是难以避免的,而大宋的土地根本养不活那么多的人口,要想让国家安然度过人口难关,不像历代王朝一样因为人口而卷入灾难之中,那就必须要让粮食的产量得到质的飞跃,花费自然也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不过这一项并不在法律之中,毕竟这件事只跟技术有关,要想达成也不是一时间可以做到的,只能交给时间去慢慢来处理,徐清也没有学过化学,自然是无法掌控了,只能交给专业人士去做了。

    解决了这一件事,对于徐清来说,只不过是无数件事情中的一件而已,除了土地急缺之外,织布厂、冶炼厂大规模的扩张自然让不少地方的环境变得有些恶劣了起来,还有一些钢铁厂直接将水排放进水流之中导致许多地方出现了传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这些措施实在是让徐清有些措手不及,他知道工业化必须要付出代价,可却没想到这代价竟然来的那么快。

    不过还好徐清这三年时间创造出了无数的成绩,这让他在政治上的威望也十分的庞大,朝廷之上门生故吏也不算少的,而最重要的是,徐清主政改革这几年以来,为整个大宋朝拉来了不少的财富,整个朝廷也开始从原来的亏损,到现在每年都可以结余三千万贯左右,这样的情况之下,自然不会因为这些事情想要把徐清开除,而只会更加倚重徐清,这也让徐清可以很快的调整策略,将这些污水问题和环境问题都在还没爆发到全国之前控制住,以此来减少国家的损失。

    同时也因为社会人之间的关系随着工业化开始越来越复杂,徐清在三个月的时间内,连续在六部的基础上再次创建卫生部、教育部、国家发展规划部、环境保护司、农业建设司、水源保护司等诸多部门,连同原本的农业部以及六部,整个朝廷的规模开始越来越庞大,而在地方政府上,徐清也进行了诸多的改革,那些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将由原本的府尹、判官之职进行延伸,将职责从府尹身上剥离出来,形成新的部门,包括公安司、邢狱司、教育司、卫生司、城市建设司,以及财政司等部门。

    所有部门的首脑都将由进士科来充任,徐清这样的做法无疑是讨好了广大的士大夫阶层,在百年的光阴中,无数有才华的人因为没有位置而影响了他一辈子,而现在徐清的做法在短时间内便弄出了上万个官位来,一下子便让这些没有事情做的士大夫们得到了官位,这一下,大大的缓解了徐清与士大夫们之间的矛盾,而凭借宋朝现在强大的国力,支付这些官员的薪水自然是绰绰有余,而赵祯也希望能够缓解改革派和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