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9章 299.租界 (第3/3页)
在造福自己的国家呢。 唯有一些觉得自己的尊严被****的正义之士才会站出来与宋朝对抗,可是这样的人实在是少得可怜,毕竟尊严再重要,总归还是钱来的重要不是,即便是已经初步形成中华民族意识的民国年代,外国人一句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也要一直到很后面才被推翻,前期华人只觉得理所当然而已,更何况十一世纪的当地土著,在经过了几次反抗无效之后,便自然而然把宋朝人当成了上等人,甚至还对原本的侵略者产生了崇拜和仰慕之意,犹如当今社会上的一些公共知识分子一般,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便是形容这些人了。 在这种状况下,能真正举起屠刀反抗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而民族意识的觉醒也不是那么快的,起码一百年内是不会有任何的问题的,所以徐清还是很放心的在各地开始执行着自己的策略,在整个东南亚谋划着控制当地的经济命脉,而另一边则是不停的加强着本土的实力。 许多兵工厂开始在各地开始营建,大规模的钢铁厂也开始各地开花,而除了棉布之外,蒸汽机带动的工厂也开始越来越多,如羊毛做成的羊绒布厂,为铁轨、火车生产零件的钢铁零件厂,钟表厂、水泥厂纷纷开始涌现,许多人口涌入城市则让城市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早餐、午餐、晚餐,各类酒店的生意开始火爆起来,许多地方的戏剧也越来越漂亮,街上的景色也是越来越美,而随着火车的开通,四川的美味也开始涌入杭州,广州的煲汤也进入了汴京,各地的美食纷纷相互交融,一道道更为美味的食物开始出现在食们的桌子上,夜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 而在消费的大幅度增长之下,除了吃之外,穿和住自然也跟着往前走,不少有钱人家开始从自己家的砖瓦房中搬了出来,开始住起了小洋楼,一栋小洋楼二三十个房间,足够四世同堂了,而有些家里钱比较少的人,则也可以住进筒子楼里,一家四五口人也绝对没有什么问题,随着大量外汇的涌入,此时宋朝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已经突破了两亿贯钱的收入,其中百分之四十都来自于商税,可以说三年之内商税超越农业税是毫无悬念的了。 也正因为国家的财政开始出现大规模的盈余,所以在买房这件事情上,徐清便也没有进行过多的苛刻和限制,所以宋朝的房价还算是十分便宜的,只要一家人工作上个三五年买下一套一家人住的房子是绝对没有什么问题的,若是店铺的掌柜、商会中的管理人员,那更是可以买排房了,一栋小别墅,十个房间,带上个小花园,两三年的功夫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当然,这些房价只是其他城市而已,汴京的房价自然不可能那么便宜,而除了汴京之外,昆山、广州的房价也是高的吓人,这一点徐清也没办法,此时的宋朝承认土地私有,想要搞些事情也是完全没有任何的办法,压制房价更是不可能的了,只能通过警告的方式来让那些地产商克制一下自己的**而已,徐清也没有终极的解决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不过这些高房价只跟少数人有关,大部分地区的人都是没有什么所谓的,所以也只是小麻烦而已,而有了钱之后,徐清也开始大规模的普及起了基础教育,许多原本建立起来的图书馆纷纷就地改建成为学校,学制则按照现代的九年义务制教育,三年高中的方式来定,之后是选择上书院还是上科学院所建立的大学则由孩子自行决定,国家并不干涉,这样的做法,对于全国百姓的民智大开显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徐清必须要做的事情,不然徐清很怕自己离开之后,宋朝又重新变回到原本的状态之下,他可不想自己来这一趟是为了他人做嫁衣,那可真是没地说委屈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