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6章 306.英雄殡天 (第2/3页)
领地区的反叛就已经是捉襟见肘了,还要分散兵力来打灭国之战,这简直就是得不偿失。 且就算是打仗,辽宋金三国也更加喜欢去跟那些还没有东方化(当年欧洲首开工业革命之后便开始征服全球,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强调民族主义,宣扬欧洲白人至高主义,就把那些愿意加入到工业化中的国家说成是西方化国家,以此来贬低那些非西方国家,而徐清也是照抄这种说法,只不过把其中的西化改成了东化)打仗,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在那些地方打仗,死一个人有可能便能获得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三个大国之间的战争,有可能死了上百万人,也只不过是把战线往前推进了几十米而已,两相比较之下,辽宋金之间开战,显然是十分愚蠢的。 不过随着工业化的进展,文明之间的溢出效应也慢慢开始发酵,许多当地人在被征服之后便进入了宋朝的大学进行学习,其中绝大部分加入了宋朝的官僚体系之中成为了本质上的宋朝人,可还有一小撮民族主义者却回到了自己的故国开始搞起了反抗宋朝的运动。 最开始的时候这种运动的风波并不算大,可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从最近两三年起,有些国家的反叛军队中竟然开始拥有了火枪和火炮,这对于徐清来说自然是十分震惊的,因为在宋朝,这些东西都是十分机密的东西,即便是海外贸易的商人,也只有买的权利而没有造的权利。 所有枪支的建造,是全部由全国十三个火器生产厂所生产的,其他地方是根本不可能有的,辽国、金国也同样是如此,为此徐清还曾经彻查过许多商人的武器库,到后来还真的发现有许多商人从港口处买卖火器然后以高价卖到许多殖民地的反叛军队手中,有时一支火枪的价格甚至可以翻上十倍左右,简直就是暴利,而这样的情况,自然不仅仅是出现在宋朝的商人团队里,金国、辽国也同样遇到了这种情况。 而经过反复研究之后,许多地方虽然制造不出宋朝流水线般的漂亮火枪,可是手工制作的火枪也开始在各地泛滥起来,这种长枪射击精度和射程长度不能跟宋朝军队所使用的火器相比,可是胜在数量庞大,且自己可以生产,并且其生产难度并不大,只要一个四口之家便能一个月生产出两把火枪来,短时间内许多殖民地外便组建起了一支支的游击队开始袭击宋朝的商队,或者是攻击宋朝在各个殖民地修建的铁路,以组织宋朝的商品通过铁路贩卖到各大城市,然后通过城市流散到乡村各地去。 这种游击队自然很是让人讨厌,他们大的也不过上千人,小的更是几十号人,甚至有的时候只有十几号人,带着十几杆枪便赶在租界城市外组织起一支队伍来,抢劫来往的商,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没有预防到,一下子便给宋朝的商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后虽然有了防备,可是维安成本却开始呈几何数值上升,原本一个三十万人口的殖民城市,宋朝派出的正规部队大约在三千人左右,整个城市则还有五千人作为宪兵,以保证城市的正常运转以及各大交通枢纽的安全,总计八千人,这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显然是绰绰有余了。 可在火枪普及之后,八千人想要维护一座城市的安全显然是痴心妄想了,有些人为了报复宋朝的殖民统治,甚至还把炸弹绑在自己的身上,然后在闹市区进行引爆,这样的动作自然让城市中的市民心惊胆战,一封封要求加派军队的信件从四面八方传来,徐清最开始的时候也只能被动响应,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驻外军队的人数便从十四万直线上升到三十一万,其总数甚至占据了全军数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那一年宋朝的财政甚至一度出现了窘迫。 这些军队可不像驻本**队一样只要领取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