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7节 (第4/4页)
穷尽之日,剑邪宗必定躲在路道尽头,待会见到了铁木崖,我们五人必然能够将他杀死,到时魔教中除了一害,江湖便少了一害,四大魔教只剩下三个,鬼阴堂,血域派,灭天魔殿,这三大魔教就唇亡齿寒,成不了气候!” 敏敏听到这话,心中暗暗担忧:“师父身为鬼阴堂的堂主,他们丐帮要对我们鬼阴堂下手,到时候师父定然要与他们一战,我该怎么办?待会大战,我必定要出手,倘若让他们看出我的招数,到时候牵连唐大哥,他们必然要说唐大哥与我们鬼阴堂勾结,我到底该怎么办?” 敏敏心中烦恼,边走边想,无限担忧。 唐奇道:“我们还是早些走出此地,到得剑邪宗腹地,与剑邪宗大战一场。” 于是五人心中沉重,但还是慢慢前行,只觉两边山崖高耸,五人行走于高山险峰之间,与这高山相比,简直如同蜉蝣一般,弱小无依。 微风拂动,在众人的脸颊轻轻抚过,宛如春风拂面,虽然此时是夏季,但在这样一个人间仙境,夏天的热气已经被山上的青松吸收,留下的只有微微的凉爽之气。 众人转过一个弯,但见眼前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瀑布,水流从高峰之上倾泻而下,下落千丈,溅起无数水花,声音巨大,给人以震耳欲聋的感觉。 山水清澈,自然清新,无一点异样的颜色,果真是自然之水,水流激烈,哗哗之声不绝于耳,众人见到如此巨大的瀑布,见到瀑布的水似乎从天上倾泻而下,心中顿生开阔之意,所有的紧张已然消失无尽。 第二百四十章 出得险境又遇险(中) 瀑布之声清脆悦耳,水流源源不断,水色清澈灵动,瀑布在长年不息的水流倾泻直下,下面已然形成一个巨大的深潭,潭中之水在瀑布之水的巨大撞击之下,溅起无数浪花,让人心中宽阔,只觉此地此景宛如一幅绝妙的风景画,众人陶醉在这种氛围中,久久不能自拔,所有人都驻足细观。 王段天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这首描写庐山的诗,用在此处,当真恰到好处,当年李白望着庐山,见到庐山瀑布的气势,宛如银河之水从天上灌溉而下,故而写下此诗,李白是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词无人能及,在武林界,就能比作是泰山北斗了,就像是当今的四大宗师。今日,我们见到这瀑布,这里虽然不是庐山,但这瀑布借用这几句诗描述,也是恰到好处的。” 唐奇听到王段天吟出李白的这一首诗,暗觉此人对诗词上的造诣也颇为高。料不到丐帮之内竟然会有懂诗词之人,这点让唐奇心生敬佩之意,心中好奇和敬佩油然而生。唐奇道:“长老精通机关之术,但却懂得这些诗词,果真是大智慧,博学多才,丐帮真是人才辈出!” 王段天道:“献丑了,我一不会作诗,二不会吟诗,刚才只不过是借用李白的诗句而已,唐少侠武功在小辈之中出众,日后若是加以磨练,必成大气,至于诗词方面,唐少侠定然也有造诣,且不说作诗,唐少侠一定读过不少诗词,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虽然武功深厚,但若论文学,若论诗词这块,那可万万及不得你们这些年轻小辈。我们都是一介武夫,只懂武功,这些诗词都是听别人讲的,今日碰巧用到,让唐少侠见笑了。” 唐奇忙道:“前辈说的哪里话。在下也只懂得皮毛,唐诗三百首虽然看过,但从未做过一首诗,在下愚笨,前辈高才,我岂能及得过?” 周如昌道:“唐公子不用谦虚,江湖人都知晓你爹既是行侠仗义之人,也是一位饱读诗书的人,唐公子身在唐家,必定深受令尊教诲,对诗词有所涉猎。” 此言说罢,敏敏忽然道:“你们这般,不知道何时方能找到出口?我们还是赶路要紧,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剑邪宗的老巢,将他们一宗一网打尽!” 此言说罢,两大长老微微一笑,便不再言语,继续前行。众人缓步前行,脚下轻微,探查是否会有暗器之类的物体。众人小心翼翼地前行,也不知到走了多久,忽然听到一声凄厉的鸣叫声。 这一声鸣叫打破寂静,划破长空,让众人吓了一跳,五人正在精神紧绷之际,此刻突然听到如此叫声,怎能不害怕?众人心中均以为是危险发生了,但当他们抬头仰望天空之时,只见一只孤独的大雁正在空中向南飞行,飞的很慢,叫声一声接着一声,凄厉异常,仿佛是一只离群的大雁,此刻脱离同伴,正在苦苦寻找同伴。 大雁在天空中缓缓飞行,众人见到此时场景,顿时舒了一口气,原来不是剑邪宗的埋伏,但见天上大雁孤独而飞,众人的心也似乎异常孤独,他们被这只大雁触景生情,心中似乎酸意陡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