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两百六十四、王者无情 (第2/2页)
福安也低头不敢说话,他陪伴皇上数十年,哪会不知陛下心中太后有何种位置。 当初皇上兄弟比如今他的子嗣还多,入主东宫继承大统也并非一帆风顺。 而太后起初也并非母仪天下,是母凭子贵才被封为先皇皇后的,母女两人算是互相扶持,患难与共,加之哺育之恩,舐犊情深,所以皇上与太后感情十分深厚。 故而上次平南王送香水让太后开心之时,皇上才会难得高兴。 可到如今,太后弥留之际,偏偏朝局纷扰,遍地祸乱,国不可一日无君,政不可一日不理,即便想陪伴太后身边也难上加难。 而且更加残酷可怕之处在于 福安有时都不敢去想,但却不得不想,他今年也五十多,跟随皇上数十年,经历太多,明白太多,知道其中的牵一发而动身,知道其中牵扯宽广,血腥黑暗。 可有时,事情却都是不得已而为,因有太多血的教训。 皇上缓缓踱步到花园之中,抬头看向远方,声音苍老,一字一顿缓慢道:“福安啊,记着,朕有旨意太后垂危,皇子、皇孙,各个王爷,当受诏入宫陪同,以尽孝道,应顺天德,应顺应顺” 说到一半,皇上说不下去了。 人站在原地微微颤抖,目光死死盯着远方,背在背后的手指甲已经掐入肉里,流出血来 福安低下头,老泪纵横,他又能说什么,即便皇上也无可奈何之事,他又能做什么。 最近的有十年前的吴王之乱,再远些数不胜数,哪次不是动摇国本,哪次不是生灵涂炭。 越是国运不顺,越是危难之际,越发令人警醒害怕。 吴王一乱给陛下留下太深的心结,至尊皇帝被围困京城,最喜欢的儿子战死沙场,费尽心机筹划审慎多年的伐辽大计落空,从此之后,交锋百年的景辽之战中,景国开始逐渐落入下风 有些事不能明说,但不得不防,特别是诸事不顺,接连吃了关北、鞍峡两场败仗之后,天下人心浮动,对朝廷都是埋怨的情况下。 而如何解决 这正是让福安忍不住感同身受落泪的,事情到这步,解决也简单,因为天赐的机会,太后正好垂危 以此为由,召皇上所有兄弟姐妹,皇子皇孙入宫,说是吊唁,实则软禁,直到风波消停。 可如此行事孝道何在?子道何在? 连相依为命,共渡甘苦,养育之恩生母也不能让其安息,而是无情利用。 可若不如此,又能如何呢? 当今人心浮动之际,万一再出一个吴王,到时又要死多少人,耗多少财帛,伤几分国运。 都说自古无情帝王家,有时帝王有何尝不想有情呢,只是帝王有情则乱天下,帝王多情则国难安,这是古来不变的教训 见皇上胸口起伏,久久不能言语,脸上还不能露半点声色,就这么站在那,福安只能抹去眼角老泪,上前扶住他,不敢说任何话。 此时无声胜有声。 只盼着南下的年幼平南郡王能安归来,带回庆安公主,到时陛下心中想必会宽慰许多吧。 只是千人南下也怕是凶多吉少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