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五百三十三、原来是你! (第2/2页)
身体不适。 以后,只要纯碱资源足够,就能源源不断生产玻璃制品,生活用品,当下问题核心在于狄至。 下午,李星走去了新军大营,训练场上尘土飞扬,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和马蹄声混杂一片。 自从魏雨白加入之后,骑兵也开始大规模的训练,按照李星洲的要求,所有骑兵都训练成轻骑兵的作战方式。 其实在景国,因为少马加上甲胄技术的进步,本着好钢都要用在刀刃上的想法,精锐骑兵都是重骑兵,既正面接敌的打法,轻骑兵也不少,但都是重骑兵挑选剩下的马。 景国的主力,依旧是重装步兵。 所以当听说李星洲要把新军的三千骑兵大部分训练成轻骑兵的时候魏雨白十分诧异,还向他说这么好的铠甲和马具当轻骑兵用太浪费。 不过李星洲依旧坚持,这点上狄至和严申都赞同,他们一起在南方打过仗,知道新军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正面冲锋?再厉害能冲过顶级遂发枪枪和火炮轰击吗? 蒙古铁骑的最后辉煌也是在法国火枪手的抵近射击中落幕的,所以新军从来不担心正面战场的压制,要担心的侧翼的掩护,还有正面战场击溃敌人之后的扩大战果。 大多数百姓对于战争是担忧不安的,而对于新军而言,更多的是苦闷。 因为新军不能出征,新军拱卫京都。 为什么新军如此想要上战场,其实说白了,新军从基层军官到高级将领,大多数都出生寒门。 基层士兵出生寒门不难理解,因为在景国这样文悦武嬉的大环境之下,若不是寒门读不起书,谁会去当兵。 更重要的是军队高层,狄至,严申等人都是寒门出身,对于寒门来说,上升的通道只有战功。 而之所以选择当兵,是因为景国禁军都是职业军人。 所谓职业军人的意思就是国家养着,发军饷,平时的任务是驻防和训练,随时准备打仗。 想来这不是很普通? 其实一点都不普通,在景国之前,基本所有的士兵都是一边耕种,一边训练,打仗时再上战场,相当于预备役,也成为府兵制,到了景国就叫厢军,是地方军队也是如此运作模式。 而一旦成为中央禁军,既岭捷、武烈、神武、新军四军中的一员,经济来源就是国家派发的军饷,同理的拿了军饷,就要听从朝廷调遣,不得擅自离营,否则就是逃兵,要斩立决。 所以三衙克扣军饷对禁军造成的伤害比之前任何的朝代都要严重。 职业化本来是军队战力增强的一个大好方向,也正因景国商贸繁荣富庶,才能养得起职业化的军队。 可偏偏三衙一吃兵血,职业化就变成中央禁军最大的苦痛! 厢军军饷少,但人家一年有时间可以耕种,可以做工,可以有各种办法养家糊口,你再扣也能活得好好的。 可禁军少了军饷,那就是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啊。 这个弊端,跟当初的大送一模一样,都说宋兵不能打,可设身处地想想,都这样了你让人怎么为你卖命?谁愿意为这样的朝廷卖命? 最坑的在于,扣不扣饷皇帝是明白的,可皇帝偏偏是默许的 默许的道理很简单,设三衙养禁军就是怕禁军只听枢密院的然后造反。可皇帝又一想,还不放心,如果三衙养兵要是跟禁军关系好,禁军只听三衙的然后造反怎么办? 现在好了,三衙克扣禁军军饷,禁军对三衙怨声载道,皇帝放心了,这下禁军不可能跟着三衙造反了,三衙首官也放心了,摸摸脖子觉得自己脑袋安了。 可是禁军呢? 没人想过 几十万禁军将士的生活起居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