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零一章 谋划耿氏的角色转型 (第2/3页)
较大。现在影视市场开始复苏,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那电影呢?你们现在有多少部的计划了。” “‘星计划’的拍摄计划就差不多了。然后一年拍上两部到三部投资比较大的电影就差不多了。” 耿植看着她的眼睛,笑着说:“你不用考虑耿氏的计划的。” “我没有因为考虑耿氏的计划缩减鼎云的计划。而是觉得在电影制作方面你们耿氏更拿手。” 李琪顿了一下,突然笑着说:“现在我也想明白了,鼎云没必要什么都插一脚。鼎云只要做好渠道就差不多了。经纪公司我不打算放太大的精力了。以后耿氏有角色记得考虑鼎云的艺人。” 她说到这里,又顿了一下:“要不,你将鼎云的艺人接收了。” 对于鼎云集团来说,拍摄电影的风险比做渠道大得多。而做艺人经纪,就算做大了,业务收益对于鼎云来说只是锦中添花。既然是这样,倒不如集中精力做好渠道。 再则,耿氏在电影拍摄方面已经完证明了自己。鼎云想要从电影制作上赚钱,完可以跟鼎云合作。 鼎云集团只需要做好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制作。这可以跟耿氏做好一个分工,资源分配也更合理一些。 耿植想了一下,说:“接收就免了。一来耿氏的艺人不少。二来鼎云没有自己的艺人也不好。” 李琪缓缓点头说:“那就留着吧。不过我也不打算要太多艺人了。而且艺人也主要以歌手和主持人方向培养。” “你们拍电视剧也不要演员。” “用你们的演员就可以了。”这个你们不仅仅是指耿氏,还有罗氏和晨曦。 他们几家公司关系已经非常牢固,彼此资源综合利用也可以加深彼此的关系。 “你也行。如果我们收到剧本,你们投资。又或者直接交给你们来制作。” “你如果有综艺节目的点子,多给我几个就行了。” 耿植笑了笑,说:“那我多想几个。”他只是拿出“创意”,具体的策划根本不需要他考虑。这也没什么难度。 不过说起综艺节目,他又想起了虞城电视台已经播放过的那两个。 “《好声音》的第二季应该已经开始了吧。” “已经开始筹划了,应该可以七月份开播。另外《歌手》也在筹备。现在已经三十个多个歌手和我们联系。对了,我已经让人带着《好声音》在欧洲亚洲各个国家进行宣传。如果效果好,再加上美国那边的开播,应该可以卖出不少的版权。另外歌手收益,在大决赛后,会尽快分派。第二季,耿氏投资多少?” “还是之前的比例吧。” 耿氏知道两档节目肯定是赚了。而且收益肯定不会少,相对投资肯定是赚了一大笔。就算继续投资也会有盈余。 说起来,这做综艺节目利润里也是不低的。 他确实应该多考虑一下,上辈子看过的那些节目适合这个世界的。 他不可能照搬,而且也没可能照搬。他只能说一个大概,然后任由策划们自由发挥。 “那两台节目的第二季,收视率可能会有所下降。其他电视台已经推出类似的节目。观众肯定会有所分流。不过总体上还是可以看好的。毕竟有第一季的口碑在这里。” 耿植点了点头。 他也知道这一点。众口难调,就算某一档节目做得再好,也不可能被所有人接受。虽然后来类似节目存在跟风嫌疑,但说不定有人更喜欢它们的内容排布比《好声音》或《歌手》。 那肯定会吸引部分观众。而且观众也会对第二季的节目抱有很高的期待。 后续的制作风险会比较高。 李琪知道他内心的想法,而且也很支持。所谓宁为鸡首不为牛后,在任何一个行业都必须抱着一种争当领头羊的野心。 否则迟早有一天会被淘汰。 耿植有那样的野心,李琪当然支持。 而且,鼎云也有那样的野心。 李琪突然放低了声音说:“我跟我大哥谈好了。李氏可以组建一条院线。” 耿植抬头,笑着说:“是你的主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