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1章 样板画成了废纸(150月票加更) (第2/2页)
,没钱的找些报纸,样板画又厚又结实,背面是纯白色,比买白纸强多了。 悠悠在网上浏览七十年代回忆录,看到好些人回忆,样板画处理后,供销社系统内部人员废物利用,用样板画背面贴墙面。 那人看来是听明白了,他笑着说“还真是废物利用,要不说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谁想出的这么个好主意。您跟我来吧,都在后面的仓库里放着那。” 姥姥跟着他去了门市后面的仓库,那营业员先去了旁边的一间办公室,从里面喊出个人来。指着姥姥对他介绍“主任,就是这位老同志,想买旧画。” 主任手里拿着一串钥匙,带着姥姥往仓库走。仓库的大门是双开的大铁门,打开后可以进来货车。 仓库里堆满了各种书籍,成捆摞在地上,有好多底部都发霉了。即使现在是冬季,也能闻出霉味来。 样板画真的有好多,比悠悠在门市里看到的多了几倍,霉变的也不少。主任指着地上的画“老同志,这些东西按说是不能卖给个人的,你既然找来了,就挑些好的吧。” 看来新进的都放在门市里了,仓库里的这些都是撤下来的处理品。姥姥就问他“主任,您们这些都处理吗?” “嗯,元旦后刚来了新画,让把原来的都撤了,这些年剩下的画都在这里了。原来就是烂了也没人敢处理,这次是上面让处理的。年前比较忙,俺们准备年后就送废品收购站,你来的正好。” 姥姥递给他一盒大前门“同志,您抽烟,俺和您打个商量。既然你们处理,就都卖给俺吧。俺村子大,也快过年了。既然碰上了,俺就给大伙办点好事,捎回去让他们都把墙贴上,干干净净的过个年。” 那人犹豫了一会,才说“这里面可有不少烂的,你得都要了,俺也省得再跑一趟收购站了。” 姥姥求之不得,满口的答应“俺都要了,好的放着用,烂的俺卖到收购站去。” 仓库里就有地磅,那人也没喊人,自己亲自过磅。从里面又找出来一堆来,悠悠看见高兴坏了,都是文革前的样板画,这可都是宝贝。 一共八百多斤,地上还剩一小堆没称,姥姥递给他二十元钱。“主任,剩下的别称了,俺沾点光,算一千斤吧。”其实,剩下的那些,连五十斤都不到。 那人把钱装到口袋里“好,俺帮你喊辆地排车。”原来,他们有固定的送货人,就是看大门的同志。 主任热情的帮着她们,把样板画分开捆好,装到了地排车上,还特意的安排道“老刘,帮这位老同志送到地方。” 到平城时下午五点多了,天快黑了。姥姥就没去找杨奶奶,在屋里点上炉子,升着温。娘俩直接进空间,吃了点东西,洗了个热水澡,就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姥姥就去找杨奶奶,她俩是一快回来的,姥姥拿着早饭,杨奶奶用三轮车推过来两个大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