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章 (第2/2页)
肿瘤、外来异物等。 在实验室,技术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t细胞激活,并装上定位导航装置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将t细胞这个普通“战士”改造成“超级战士”,即car-t细胞,他利用其“定位导航装置”car,专门识别体内肿瘤细胞,并通过免疫作用释放大量的多种效应因子,它们能高效地杀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 【4】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疱疹病毒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的成员,基因组为dna。eb病毒具有在体内外专一性地感染人类及某些灵长类b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人是eb病毒感染的宿主,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无症状感染多发生在幼儿,3~5岁幼儿90%以上曾感染eb病毒,90%以上的成人都有病毒抗体。 eb病毒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此外eb病毒与鼻咽癌、儿童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被列为可能致癌的人类肿瘤病毒之一。目前所测eb病毒抗体,主要有针对病毒的衣壳抗原(ca)、早期抗原(ea)和核抗原(ebna)。 【5】nk/t细胞淋巴瘤是人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类型,临床少见,青年患者发病率较高,由于这种类型的淋巴瘤常常侵犯病人鼻腔,导致鼻腔肿块以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症状,所以,又称为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对于nk/t细胞淋巴瘤,目前多主张采用放疗、化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等综合治疗的方法。 【6】人类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蛋白1(malt1),也被称为人类paracaspase-i(hspca-i),是一种蛋白酶,它是从基因组易位t(11;18)(q21;q21)中发现的,这是malt淋巴瘤中反复出现的重排,导致产生致癌的融合蛋白api2-malt1。细胞malt1是一个多结构域的蛋白,包括一个n端死亡结构域(dd)和两个免疫球蛋白(ig1/2)结构域,然后是副钙化酶(pcasp)和一个c端ig3结构域。序列比对显示,malt1的caspase样折叠是一个古老的paracaspase家族的唯一人类同源物,该家族显示出与植物和真菌中发现的元aspase的同源性。然而,直到2008年才发现malt1是一种活性蛋白酶,在活性中心含有组氨酸(h415)半胱氨酸(c464)二元结构,其裂解活性在抗原受体参与后在淋巴细胞中被诱导。与在天门冬氨酸之后裂解底物蛋白的caspase相比,malt1严格依赖于对p1底物位置的精氨酸的识别。虽然caspase结构域足以赋予强大的蛋白酶活性,但paracaspase结构域的催化活性需要malt1中c端ig3结构域的存在以稳定活性二聚体构象。分子内pcasp-ig3界面的单泛素化触发了t细胞中的蛋白酶活性,这一激活过程是malt1独有的,在caspase中没有发现。重要的是,在paracaspase和ig3结构域之间形成的口袋已被定义为高选择性malt1蛋白酶抑制剂的有利结合面,这些抑制剂通过非竞争性的异生作用模式针对malt1。因此,malt1作为唯一的人类paracaspase的独特功能激发了malt1抑制剂的开发,这些抑制剂目前正处于或刚刚超过进入临床评估的边缘。已发现malt1蛋白酶的组成活性驱动了各种淋巴性恶性肿瘤的生存和增殖。malt1蛋白酶的抑制已被确定为bcr成瘾的钵体细胞淋巴瘤(mcl)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目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