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六章 涉身查案 (第2/3页)
日,朕一直在想,她做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是朕待她还不够好?还是她太贪心?”圣武帝的声音仿佛来自幽谷,轻盈回旋,却又夹杂着一丝调侃和戏谑,“呵,那日你与朕赌下江山,倒忘了提醒朕一句,她还忌惮着朕的身子呢……” “属下也未曾想到……暗阁提早收到消息,称惠妃娘娘酝酿已久,只是属下未曾想到,惠妃娘娘竟是先向圣上下的手,更牵扯了一系列圣上也不愿再提起的往事……”余莫卿沉色,回答的语气不卑不亢,仿佛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 而事实上,她也的确已经有把握这一次将惠妃完全击倒。 那日一早惠妃的人手一到将军府,她就有预感,惠妃这一次是铁了心要将她击败了。可是她又何曾不是心高气傲之人,怎可任由他人宰割? 其实早在那日发现芳华殿的存在时,她就想过以什么方法迫使惠妃原形毕露,再趁机将一切证据交出。她一开始也确实想过以芳华殿为起点,直接放火烧殿嫁祸容雍宫,再放入两具死尸伪装,让惠妃无法利用丁大再威胁到她。 只不过细想之下,这做法实在太冒险,万一败露行踪,她依旧难逃惠妃唆使城内换兵之举嫁祸到她身上。再说她当时也没想到惠妃还留了一手来陷害她,更没想到私符会被放在嫁衣里被带了出来。 正好她被抓入牢,尚且躲过一劫,又多出了缓冲的时间,她只能重新调整了计划。 当初三皇子找她,她已然知晓惠妃一直以来就伙同太子做了不少谋逆之事,而她向来是渔翁得利,坐收其成,丝毫不用担心自己败露。而不巧余莫卿出现,适时扳倒太子之举早令惠妃心生谋逆之心,一面对皇位有所觊觎,一面继续想着法子陷害余莫卿,从此摆脱一切挡在自己面前的敌人。 所以从猎场之事过后,趁着圣武帝于太子之事分心,惠妃已经移空了前朝的重令,调休了一众老臣,大肆培养了自己的一批势力,而同时大增容雍宫外的精兵,以确保她宫内的消息没有走露,自己也正巧在保护伞中,让别人丝毫差不大自己的秘密。再者,惠妃还有亏空国库资金之举,甚至与外邦联系的嫌疑,且不说对大昭不利,于皇室来说,惠妃之举已然是重罪。然而更加猖狂的是,惠妃甚至故技重施,将当年毒害他人的毒费心移到了圣武帝身上。 当然,这一切余莫卿是早就知晓的,也是三皇子费尽心思想要余莫卿知晓的。 只不过,余莫卿本可以拒绝的。 如她所说,大昭皇室又与她何干?江山社稷与她何关?她从未对那些有过兴趣,只想好好生活下去。 可她偏偏早已被卷进了皇室争权夺利的旋涡中,怎么可能逃得了? 从太子拉她下水的那一刻起,惠妃也无法避免的盯紧了她。 惠妃可不会管她是不是对江山有利有弊,她只知道,余莫卿是挡在她路上的一块破石头,即便坚硬无害,她也将那块石头粉碎得连渣都不剩。 所以,在看到那张密令时,白纸黑字,栽赃嫁祸,余莫卿确实怒了。 她无法忍受自己是那枚棋子,更无法忍受自己没有做过的罪孽,却要由她来承担。惠妃故技重施,像极了当年陷害她的太子,两者的做法都是丝毫不给余莫卿存活的机会,硬是要将她逼上绝路。 凭什么?凭什么? 她平生最痛恨的事,却有两个人都要在她身上实施一场。 她实在不服。 所以从知晓进宫策礼那时起,她便遵循三皇子提供的消息做好了准备,想要完全扳倒惠妃。她有这个信心,更有这个把握。 前期的准备她倒是充分,又因为大婚当日的布置都很顺利,丁大和慧娘都在她手上,唯有惠妃宫内藏着的那些证据尚未排查。所以在大婚当夜抓住魏承德过后,她丝毫没有多想,只以为一切近在眼前。 而第二日一早的搜查确实令她措手不及,更也没有想到。但好在她提防不差,准备的何止这些小伎俩来应对惠妃。 那日她请命单独与圣武帝谈话,其实说的也没太多,无非是告诉圣武帝暗阁早已收到消息,惠妃有所举动,并且有心在太子之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