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 零三章:如何封赏  (第1/4页)
    “呼”    不管希望还是不希望李靖坐上这两个位置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李世民在李靖向他请辞的时候,就在盘算接下来的戏怎么演。    以他对李靖的了解,李靖是绝对说不出来刚才那一番话的。唯一的解释只能是殷清风了。    自从李靖归唐以来,虽然在他的幕府做过三卫,但除了领兵作战外,既不与接受他的示好也不主动结交阿兄,在朝中属于难得的中间派。    以前为争夺储位时,自己还恼怒他的不知进退,但现在看来,他反而是祭酒和参谋总长最好的人选。    可殷清风和李靖现在闹出这一出戏,祭酒和参谋总长这两个位置给谁?最放心的当然是辅机,偏偏殷清风早就劝诫外戚不得重用    “臣,有事进谏!”    就在李世民考虑接替人选的时候,他仿佛听到了天籁之音。    他霍然转身说话的人是殷清风。    “诚如代国公所言,帝国皇家军事学院和参谋总部为国之利器,不可落他人之手。但圣人日理万机,不可能对学院和参谋总部进行事无巨细的管治。    参谋总长是一个新官职,世人尚无多言,若是圣人的头衔在大唐皇帝陛下的后面是一个学院祭酒的官职,听起来未免怪异。”    “噗呲”    有几个脑细胞简单的人没控制好自己的笑点。    李世民恍然,原来台阶搭在这儿啊    “为此,臣谏言:既然圣人兼领学院事务,不如新设一个官职,院长大唐帝国皇家军事学院院长!”    “院长?好听吗?”“好不好听是其次,总比从三品的祭酒要好吧。”“一院之长不错”    “院长与参谋总长不设品级,只是圣人掌握大唐最高武力的象征。但是,为了便于管理学院和参谋部,可以在学院和参谋部之下再设祭酒与参谋长。”    “这不是换汤不换药吗?”“祭酒还是代国公的?”“没什么区别嘛”“名义上不同了!”    殷清风和李世民仿佛没听到他人的议论一样,“祭酒又分大祭酒和祭酒。大祭酒负责学院整体的事务,祭酒只负责教学的工作。    参谋长又分参谋长和参谋次长,分别管理参谋部具体事务和管理官员。”    “这才对嘛”    再担心有人利用这两个官署谋私利也得有人去管啊,没人管还成立它们干嘛?经过这么一分权,虽然不能完全保证不会出乱子,但现在看来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    李世民听完没有立即表态,他在人群中逡视着。    “淮安王李神通、莒国公唐俭、代国公李靖!”    文武群臣们一愣,被点名的三人走出人群,行礼:“臣在!”    李世民双手背在身后,“本太子敕令:淮安王李神通任皇家军事学院大祭酒、免莒国公唐俭黄门侍郎,任大唐参谋部参谋次长。    代国公李靖封上柱国,食邑加五百户,任皇家军事学院祭酒、大唐参谋部参谋长。”    李世民用李神通不是因为李神通与他一向交好,而是李神通既才短气粗、贪杯好色,人缘还差。让他来做大祭酒,是再好不过的了。    唐俭做过天策府的长史,他的长子媳又是殷清风的姑母,用来给李靖分权也再合适不过的了。    城外程知节练兵有功封上柱国,李靖的功劳比他还大,但李靖刚晋升国公不久,这次不好再升了。    三人露出不同的神色,一起躬身道:“臣,领命!”    李靖忍不住的看了殷清风一眼。    刚才的三道任命里除了李神通外,其他的和殷清风设想的一样。    那么,接下来,又要轮到他上场了,“臣,有事请奏!”    其他人吓一跳,这李靖又要说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话啊    李世民也很意外。你们搭的戏不是都唱完了吗?    “淮阳侯虽然谏议以分权的形式来避免公器私用,但臣思虑后觉得还不够妥当。”    不够妥当?还要再分出一些权力来?好事啊快说快说    就在一些人以为李靖会按照他们设想的去说时,李靖说道:“自后汉以来,历代均设置兰台以风有闻奏事监管百官。现在军事学院和参谋部权力过大,臣谏言引兰台入学院和参谋部监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