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225节 (第3/4页)
:“天色尚早,我们这就过河。我的帅帐设在到黄河东岸的路口那里,今夜大军在那里扎营!” 十三郎叉手唱诺,快步去集结兵马。 为了以最快速度到唐龙镇城下,骑兵最先,人马俱到。原先营田厢军的骑兵,由于好马难得,大量缺马。训练时轮训,往往几人共用一匹坐骑。此次由三衙出面,全部补齐,算是齐装满员。 大军出动速度快不了,一直到深夜时分,全军才到杜中宵设好的帅帐所在。这里是到黄河西岸去的一个道口,因为唐龙镇商留繁荣,发展成了个小镇,有不少人家。耶律重元兵临唐龙镇,游骑曾经到这里劫掠,很多人口逃亡。特别是有钱人家,多是人去屋空。 镇边的一处小院,被选为杜中宵的帅帐所在。主人早已逃走,只留了两个仆人看守。 在桌边坐下,杜中宵喝了一杯茶,对十三郎道:“白天你派到唐龙镇的游骑,有没有消息?” 十三郎道:“他们已经派人回来,言游骑已到契丹大军不远,在山头树宋旗,城中应该看到了。” 杜中宵道:“唤他们来,我有话要问。” 不一刻,两个年轻兵士进来,向杜中宵叉手行礼。 杜中宵道:“今日你们到了唐龙镇附近,那里情形如何?契丹攻城紧不紧?守城辛苦不辛苦?” 兵士叉手道:“回大帅,以小的们所见,契丹攻城很紧,不住地组织人手蚁附攻城。只是他们的炮不好,有城上的炮压制,打不到城墙。城池甚是坚固,契丹人只是蚁附,城中当是不太难守。” 杜中宵点了点头,对唐龙镇的局势有了个大致判断。攻城没有重武器,那是非常困难的。贝州之乱的时候,攻城的全是禁军精锐,数量比城中乱军为知多了多少倍,却僵持很久攻不下。直到自己运了火炮去,才数日城破。契丹人比禁军更不善攻城,仅用人力,攻破唐龙镇可不容易。 又问了唐龙镇下契丹人的布置,有没有遇到契丹游骑,杜中宵心中大致有数。 唐龙镇地势险要,城建在高地上,居高临下,本就难攻。周围的平地很小,数万大军根本不能全部展开,契丹人的军营几乎把全部的平地占住,在山谷中连绵数里。 听完兵士的话,杜中宵对十三郎道:“契丹人如此布阵,如果我们有炮兵,占住山梁,把山谷的后路守住,全歼他们也不能。现在炮兵未到,只好用骑兵与他们正面对决。数万兵马,不能指望一战而大破敌军,当仔细准备,以防意外。明日你抽调精锐人马,以强将领军,先杀到唐龙镇去。带着我的亲笔军书信,进去接管唐龙镇防务,安抚民心。” 十三郎道:“为何要如此做?我们只要在外面击破契丹人,城围自解。现在看来,契丹人虽然攻得紧,城池却并不紧急,守将应该还有余力。” 杜中宵道:“临敌指挥一定要统一,严防军令不一而出意外!守到现在,等到援军到来,守将已是一大功。之所以让新人代他,不是认为他不够好,而是我不熟悉。派的人,这一点一定要讲明白——还是算了我亲自吩咐吧。” 第251章 援军来了 耶律重元用手支着脸,歪在案上看着美女跳舞,甚是入神。案上各种密饯,多是大宋名品,都是他喜欢的口味。契丹虽然也有这些,却入了他的眼,总觉得跟大宋产的比起来差些意思。 正看得入神的时候,一个亲兵快步进来,舞者吓得尖叫一声,躲在一旁。 耶律重元正觉得自己置身九宵之中,无数美好的画面,一下子全都打乱了。胳膊一歪,差点就倒在案上。心中大怒,猛地站起身来,喝道:“乱闯我的帅帐,不通禀,不唱诺,拖出去砍了!” 两个位卫士从外面进来,不由分说把那亲兵抓住,就要拖出帅外砍了他的脑袋。 那亲兵吓得魂飞魄散,高声道:“大王,我有重要军情禀报!宋军的援军已经到了!” 耶律重元黑着脸道:“几十游骑,你们一天报来报去说个不停,什么出息!” 那亲兵急道:“此次不是游骑,是宋朝大军,已到唐龙镇南十几里处了!” 耶律重元转过身来,看着那亲兵,沉着脸道:“你说的可是实情?若有丝毫不实,诛你全族!” 那亲兵忙道:“回大王,小的是亲眼看见,因事情重大,才擅闯帅帐,还望大王恕罪!” 耶律重元摆了摆手:“且放开他,看说些什么。” 卫士放了亲兵,那亲兵急忙上前跪在地上,叉手道:“大王,小的带人在南边巡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