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43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433节 (第2/4页)

孟学究的军阵依然不乱。

    后边古匿见重骑的伤亡不小,急忙命令快些退回来。火枪兵与弓箭兵不一样,难缠得多了。弓弩射手射上二三十箭,大多力尽。这些火枪兵不同,只要被他们缠上,时间越长他们就越占上风。而且与弓弩兵不同,火枪兵是直射,直面战斗,更类似于刀枪手。拉开距离之后,轮番上前,几乎没有办法。

    重骑兵退回,古匿急忙问带队的将领乌古:“适才一战,损失多少人马?”

    乌古派亲兵查看过后,叉手道:“这些宋军极是狡猾,失了不少人手。粗略估计,此员失了近八百人。将军,若是没有别的办法,如此强攻是不行的。”

    古匿道:“除此之外,又有什么办法?将军也看到了,宋军的火炮极是犀利,不着重甲,很难冲到他们军前。若是重甲能破了他们的火炮,仗就容易打了。”

    乌古看了看宋军军阵,摇了摇头道:“这却有些难。我们冲上前,宋军军阵就后退。追不多远,旁边就有军阵接上,太过难缠。我们都人马重甲,本来跑得就不快,难以一次冲破。”

    古匿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又看看宋军,过了好一会,咬牙道:“圣上补重骑过来,为的就是击垮宋军!到了这时,又何必在乎伤亡!”

    说完,对乌古道:“前方宋军,只有大约一万余人。你带一万重甲,把他们军阵冲破!纵然损失些人手,灭了这万余宋军,还是值得!”

    乌古心中一跳,叉手道:“但听将军吩咐!”

    看着前方契丹正在集结的重骑,孟学究只觉得眼睛直跳。自己一万余人,那边谢池的残军还没有整编完毕,如何挡得住一万铁骑?可若是挡不住,又能够退到哪里?

    何律道:“师主,要不我们退到城墙之下?有城墙在,契丹人就不能绕击侧后。”

    孟学究摇了摇头:“到城墙下,虽然侧后安全,我们全军也无法动了。契丹重骑来冲,若是军阵无法后退,与他们死拼,那岂不是死路一条!”

    想了好一会,孟学究对亲兵道:“再去城中催一催,让太尉速速派援兵来!敌众我寡,他们又多重骑,实在难以抵挡!若是不来援军,我只能退去!”

    亲兵应诺去了。孟学究看着前方军士,过了好一会道:“此次契丹大队骑兵过来,只怕前方所有军阵都要临敌!命令下去,全军都向我这里收缩,缩短战线!对付契丹人,纵深不够是不行的!宁可战线短一些,也要保证纵深!还有,契丹不可能用重骑来攻我的侧翼,让他们防轻骑!”

    亲兵应诺,急急去吩咐。现在的宋军,都是依靠各基层指挥官,指挥各自军阵。旗鼓虽有,比以前的作用小了很多。孟学究吩变阵,只要吩咐基层军官即可。不再似从前样子,全军都看旗列阵。

    第61章 力敌

    何律舞着手中钢刀,眼急手快,把射过来的箭挡下。对身边的孟学究道:“师主,契丹重骑何止万人!我们守不住了,还是快快撤吧。回去重整旗鼓,回来再战过!”

    孟学究举着手中的望无镜,淡淡地道:“这个时候撤,真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只要顶住,等候援军过来。援军不来,今日我们只能战死此地。”

    何律恨恨地道:“我们离城池不远,若是有援军,早就到了!”

    孟学究道:“城中只有杨途一军,三千余人,他出城又有什么用处?我们等的,是新来李太尉所部兵马。他们离得较远,马太尉指挥着只怕也不太方便。等一等吧。”

    何律听了,转头看着旁边一直混战的人群,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已经半天过去,这是契丹军队的第四次冲阵。孟学究用尽办法,挡住了四次,伤亡惨重。契丹人第四次冲来,随在重骑后边,还有大量轻骑。哪怕死伤狼籍,他们也顾不得了。

    谢池的部队已经重新整训,在孟学究侧翼,重新摆开阵势。他们的火炮未失,重新布置炮位,与孟学究的火炮一起,对契丹开炮。两军近三万人,拼尽全力,还是眼看就撑不住了。

    这一次契丹人攻得特别猛,宋军大步后退,就连主帅孟学究,也暴露在了契丹火力之下。如果再没有援军来,只怕孟学究和谢池两军,今天会全军覆没。

    孟学究放下望远镜,道:“远处契丹主力,已经在整顿兵马,看样子要杀过来了。我们的炮兵,不可有闪失。命令周正海,不管怎么样,一定要保证火炮无恙!”

    一边的亲兵叉手应诺,快步跑去传令。此时契丹重骑已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