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为官_第275章 275.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5章 275.忍 (第3/3页)

子中提取到了跟木头上一样的造纸成分。

    用竹子造出来的纸,虽然颜色相比起木头做出来的纸要稍微黄一些、硬一些,可质地却非常的光滑,而且放在书房中,还会有一股竹子的香气,非常的好闻,更为关键的是,这些纸,可比木头做成的纸便宜多了,木头生长的速度慢,而竹子的生长速度则几乎是所有绿色植物中最快的了,用他来造纸,不仅价格便宜,而且还可以带动竹子产业的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有了这些便宜的纸,想要开一家报社似乎也就不是特别的难了,不过为了后世着想,徐清并没有以自己的名义来开这家报社,而是咨询了赵祯之后,又问过了范仲淹、夏竦等人之后,以大宋早报的名字定义了这份世界上第一份报纸的名字,报社基地设立在汴京新城区,纸张生产地则在浙江,那里有着全中国最为丰沛的竹子储量,而第一份报纸,也由徐清作为主编。

    对于报纸这东西,徐清的选择很是慎重,他前世其实并没有怎么看过报纸,他所生活的时代,微博、微信之类的自媒体已经是大行其道了,报纸自然也已经是萧条的无人问津,不过基本的样式他还是知道的,毕竟他也上过学校,而学校里也会有自己设计的报纸,里面的内容虽然与真正的报纸不一样,可是在版面的划分上却还是大同小异的,而徐清就参照着这个模式,开始设计起了世界上的第一份早报。

    作为一份报纸,自然不可能只讲国家大事,经历过了微博的时代,徐清很清楚的知道,老百姓对于国家大事,除非是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不然绝对是非常非常没有兴趣的,所以徐清所要编写的这份报纸,自然也没有什么不同,娱乐版、小说版、八卦版、连环画版应有尽有,为了这些东西,徐清还专门从各地去挖来这些写专栏的好作者,付给他们版权费让他们来写这些故事。

    不过为了保证这报纸的官方性,徐清在故事会的选择上通常不会选择一些太过于八卦的杂志,大多都采用游记或者是神话故事为主,这样一来,也显得比较有文人气息一点,而除此之外,徐清还单独增加了一个诗词板块,毕竟这里是宋朝,不是后世的现代社会,诗词这东西还是普罗大众最喜欢欣赏的东西,所以徐清便也划出了一张纸面的内容来填充进诗词篇中去,最后总算是把报纸给写了出来,足足十张纸,二十页的内容,可以说是十分充足了。

    这样的一份报纸,价格在五文钱左右,而制作这么一份报纸,光是请那些作者,徐清就花了五十贯左右,可以说是非常昂贵的了,而对于这份报纸是否会热卖,徐清的心中也是没有什么底气,就先印了五千份在汴京城内进行刊发,却没想到短短一天的时间,所有的报纸便都被销售一空了。

    汴京城强烈的阅读**让徐清心中深深的感觉到了报纸的魅力,确实,在这个枯燥的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书本无疑是接触外界最好的媒介了,但是书本的价格太贵了,而且一本书通常只能让你看到一个世界而起,而报纸则不同,国家大事,天下民生,鬼怪殊奇,你都能在其中找到,这对于一般的老百姓也好,还是对于文人墨也好,自然是很需要的。

    也因为边境的销量如此之大,徐清心中也有了胆气,他赶紧让印刷厂加印一万份,在第二天重新摆上了,而经过了昨天的热销,汴京城中没有买到的市民们纷纷对这样新鲜事物涌出了强烈的好奇心,报纸一上架,以比昨天还要快的速度便消失了,这一下,徐清彻底有了对报纸的信心,他立刻下令印刷厂直接印刷五十万份,在后天到来之前,务必将所有报纸印刷完毕,而在半个月之内,则必须把所有报纸运送到全国主要的城市中进行贩卖。

    (本章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