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0章 280.工业化 (第3/3页)
搞出来,为此,他不惜派人立刻下南洋去把橡胶树带回来,这是制造蒸汽机很重要的一环,若是没有橡胶,蒸汽机就很难维持密闭的状态,而且在钢轮上以及火车的车厢中,都需要橡胶来作为缓冲工具,没有橡胶就没有工业时代的来临,所以大规模的橡胶林是必须要有的。 至于现在,显然不可能短时间内在宋朝的土地上种出大规模的橡胶树的,为此,徐清只能以非常高昂的价格直接从经营难养的富商那里购买橡胶,对此,那些富商们自然很是开心,毕竟这东西在难养比比皆是,毕竟是一点也不值钱,当地人甚至根本没有把这些事当成过一回事儿,现在徐清愿意出钱来买,还是用一个不算低的价格,一时之间,许多错失了渤海贸易的商人们纷纷开始转向南洋,把大量的橡胶带回到了国内。 而也正因为这些商人们的做法,导致南洋许多半岛上的土著们纷纷认识到这东西的价值,尽管他们也不知道这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可既然有人开始愿意出钱来买这些橡胶树里的果汁了,自然有许多人纷纷开始保护起了这些橡胶树,甚至有很多当地土著开始种植起橡胶林来,而同时随着橡胶贸易的兴起,许多汉人纷纷开始从自己的故乡来到了隔海相望的南洋,用钱或者是其他物品开始在南洋的土地上种植起橡胶树来,在有些大的岛屿上,甚至开始出现汉人聚居的城镇,这些城镇之中有学校也有医馆,设施十分的周全。 这就让许多本地的酋长和上位者也开始进入城镇中生活,因为橡胶的出现,这些岛屿上终于开始出现了人类文明的曙光,许多城镇开始建立,国家意识也慢慢觉醒,而这些依靠橡胶赚了钱的人们则又纷纷开始热衷起了宋朝的瓷器和丝绸来,他们把通过橡胶赚到的钱又拿回到宋国来买大量的茶叶、瓷器和丝绸,而更有钱的人,则开始买起了宋朝的金器、玉器,一时之间,这些暴发户的存在立刻让宋朝的奢侈品市场繁荣了起来,来往于南洋诸岛的船上,也慢慢开始从橡胶开始向其他物品转变,一个以宋朝为中心的贸易体系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慢慢建立起来。 当然,这都是后话,此时的橡胶除了徐清知道它的价值之外,其他人并不知晓这东西在未来将会有多么的值钱,而此时去往南洋的商人们也基本是不通过当地人开采,而是直接自己上岛开采,整个橡胶贸易还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中,当然这也便宜了徐清,免费得来的橡胶自然也不会卖出太高的价格,这也让徐清的腰包好受了许多,不过这些钱也留不了多久,很快这些钱就全部投入到了蒸汽机的研发当中,并随后变成了无数的零件。 蒸汽机这东西,徐清曾经只在历史课本中看到过,对于它的工作原理,也只是知道一些最基础的知识,比如说燃烧煤来产生热量,随后将热量传导如水中,将水煮沸之后便会在锅炉内产生强大的压力,随后便通过外部的轴承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然后动力来拉动物体,这物体可以使织造布匹的机器,也可以说火车头,而在这其中,锅炉的密闭性和轴承的耐久性则是最需要徐清去琢磨的,为此,他必须花费大量的力气去研究这些东西,而整个科学院也因为火车这个计划被全部调动了起来。 因为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项目,从铁轨到车站再到车厢和火车头,所有的东西都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他必须得符合一辆火车所应该达到的要求,比如说它必须可以运载足够多的物资,二来则是他必须符合这个时代的要求,比如说他的速度就不能太快,最多只能维持在每小时三十公里左右,这是当代钢材的极限,所以无论是锅炉的设计还是轴承的设计,都必须严格按照这两条来执行。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