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4章 284.慷慨解囊 (第2/3页)
了起来,由陈执中带头说道: “陛下莫哭,我等士大夫,世食君禄,享天下百姓之供奉,受天下恩泽已是百年有余了,如今国难当头,辽兵进犯,我大宋正值危急存亡之秋,此战若胜,则天下归一,百姓熙然,此战若败,则我等尽为辽国臣妾已,值此天下局势将明之际,若是能为我朝奠定万世之基业,为天下百姓开创万世之太平,勿论己身财富,我等纵是粉身碎骨,也必然含笑九泉。”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陈执中话音刚落,朝堂之上的诸位大臣便一同大声喊道,这一声‘万岁’,可以说是徐清自从来到中枢以后听到的最热烈的一次了,这些长久待在富贵乡中的士大夫们,在这‘万岁’声中,罕见的流露出了杀气与勇气,这是男人该有的气量,却在儒家文化的长久熏陶下,慢慢掩藏在了仁义礼智信中。 直到现在,被内心深处的生死存亡和古仁人的壮烈气息所引诱爆发出来,而当这些知书达理的文化人也凝聚在杀意之下时,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到底能爆发出如何的威力,即便是这个时代掌握着至高权利的人也根本说不清楚。 等到第二天,包括徐清、范仲淹,还有《大宋早报》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抓紧刊印了关于朝堂所有人捐款的事情,其中像是范仲淹所创建的《文社》更是有许多大文豪在他的报纸上写下了不少催人振奋的文章来歌颂这些人。 而徐清在这方面也不落于人后,直接就把后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八个字当做是当天报纸的头版头条,随后便刊印全国,这一下子,整个宋朝都沸腾起来,不少商人开始拿着钱到当地的官府捐钱,还有不少城市里的百姓则是自动开始要求服兵役,这样的状况传到京师,其震惊程度简直比士大夫们在朝堂上捐了八百万贯还让他们感觉到不可思议。 士大夫们捐钱,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应该的,毕竟他们享受着整个国家最好的资源,甚至可以说,光是士大夫阶层所占取的财富就绝对超过整个宋朝财富的一半以上了,所以战争来临,灾难毕现的时候,他们只要还视这个国家为自己的祖国,当然要为了这个国家也好,又或者是为了自己的财富也好去拼命,去拿出自己所能拿出的全部东西去帮助这个国家度过难关,这是必须得。 可这些百姓却不同,从理论上来说,其实朝廷并没有帮他们做了些什么,只是最近一两年不再有天灾导致大面积死亡了而已,只是有许多看不起书的穷人看到了书而已,其他的事情,朝廷并没有帮他们做过什么,而尽管因为徐清的关系导致宋朝的识字率开始上升,可是不识字的人还是占据这个国家的大部分人口,他们从小到大没有读过什么叫做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也没有人知道孔子口中的君子之风应当如何,当这个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候,其实他们大可不必出手相助,甚至就算是在这个时候造反,徐清心里也不会恨他们。 毕竟古代封建的统治到底有多么的烂,徐清早就看多了,那些地方官,口中念着仁义道德,肚子里却满是男盗女娼,对于这些官员的治理能力,徐清是非常怀疑的,这一点从朝堂之上的捐献就能看出来,宋国最有权势的一百个人合在一起,便能轻轻松松的拿出八百万贯来,就能看得出来,当官的到底是多么的有钱,而在他们的统治之下,百姓到底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可想而知。 儒家文化造就了中国的文明昌盛,也给了底层一个可以向上爬的通道,不像欧洲或者是日本所采取的封建制度,让有才的人也永远不可能获得贵族那般的权利,可儒家文化也同时让这些士大夫们开始慢慢变成了职业官僚,面对自己所统治的区域,他们开始渐渐丧失了背负天下人心的野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