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8章 318.病危 (第2/3页)
生波乱,此正乃统治之道,非横征暴敛之道也。“苏轼的话无疑要比苏辙有条理了许多,甚至在辩论的时候还用了杜牧的《阿旁宫赋》来做解释,在回答上显然就要高了一个层次了,一旁的苏辙不服,立刻开口反驳道: “兄长所言,并非正理,大秦之所以被六国所灭,确非六国之力而陷,但也非因法家而亡,乃是秦国自身法度混乱,且秦二世胡亥之无道,才导致秦国被六国所灭,其与如今之状况不可相提并论尔,当今圣上乃是千年一遇之明主,岂是胡亥所能相提并论,而如今之宋朝,富甲天下,佣兵百五十万,人口近兆,又岂是秦国所能相提并论,以此大国之姿,却屈从与小国,天下可有此等道理?” “大国以下小国,乃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乃取大国(大国对小国谦下,就可去的小国的归附,小国对大国谦下,就可取得大国的支持《道德经》)老子之言,言犹在耳,我朝如今乃是天下第一大国,若是事事以大国之姿自居,则天下各国则必然厌恶我国,而我朝之贸易,大半需要出口以赚取利润,若是小国厌恶我朝,必然会使我朝之贸易得到影响,这是其一; 其二,天下之国,除我大宋之外,还有金国与辽国在侧虎视眈眈,若是我朝将所有涉案人员一律严惩,则其故土必然对我朝心生恐惧之心,辽金必然借此机会争抢地盘,如此一来,不是因小失大了?“苏轼的回答十分有力,也让一旁的苏辙停顿了一下,见此状况,苏洵笑着制止了两人继续的争辩,同时开口说道: “此事议论纷纷,暂且按下不表,现如今尔等都已经是举子身份了,距离明年的开科取士也只有短短一年时间而已,从明日起,我等便要准备离开眉山,去往汴京准备科考,尔等且先好好准备准备吧,此一去,短时间内可不一定能回来,该带什么,还是提前准备为妙。” “父亲大人,我们是要去汴京了么!”苏辙从苏洵的口中听到要去汴京的消息,双眼之中立刻闪出了一丝精光,刚才辩论中暂落下风的不痛快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汴京,无论是对于殖民地的百姓来说,还是对于大宋子民来说,都是一座赋有传奇性色彩的城市,其总人口超过三百万,周边郡县连接在一起,整个大首都城市人口更是突破五百万,且城内还有许多其他地方根本见不到的东西,如成片的高楼大厦和整齐的街道以及恢弘的建筑,那是一座如同现代纽约一般的城市,且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伦敦、巴黎、东京和上海来与其争奇斗艳,苏辙即便是少年老成,此时也不由得打起了精神。 “正是,科举之事过于重大,我等先行一步,也好早作打点,汴京不同于四川,人多地少,想要租借一座宅邸需要费好些时日,我等先去,也好适应一下当地的气候,以免临了中暑生病。”苏洵笑着点了点头,对于去汴京,苏洵的心中也颇是有些激动,上一次去的时候还是三年前,当时的汴京城便给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现如今时间荏苒,也不知道当年的汴京城已是繁华成了何等模样,还真是想去看看啊。 “是,孩儿这就去收拾行李。”苏辙拜别了父亲之后立刻向着自己的房间跑去,汴京城,苏辙是一次也没去过,所有对于那座城市的描述,都是听说,或者是看报纸知道的,对于那座城市,无疑寄托了他无数的想象,现如今即将去往那座城市,自然是心潮澎湃,一刻也等不及了。 一旁的苏轼见自己的弟弟火急火燎的模样,不由轻笑了一声,自己这弟弟平日里看上去比他还成熟,现在一遇到自己热心的事情便原形毕露,不得不说,这也是他作为兄长的一大乐趣啊,跟父亲告别,苏轼慢悠悠的走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