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52.振衣飞石(152) (第4/4页)
用心不善,谢团儿此后的行径也称不上多恶毒,顶多是违背了闺礼,不讨长辈喜欢罢了。 他偏头轻声把谢绵绵先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赵从贵忙磕头请罪:“哎,圣人恕罪,是老奴没问清楚,老奴该死。” “你就装吧。”谢茂笑了笑,“你那个喜欢得不得了的小徒孙,不是在团儿跟前伺候?哦,上回团儿离宫,太后把她跟前服侍的奴婢全都埋了。没地儿打听了,难怪你问不明白了。” 赵从贵趴在地上大气不敢喘。 谢茂心里清楚,赵从贵这回也未必就是故意坑害谢团儿,毕竟两个贵女吵嘴打架算得了什么?皇帝也不可能为了这点儿小事就把黎王府的郡主怎么样。他大概其就是没有那么用心地打听——心爱的小徒孙因谢团儿被活埋了,他对谢团儿还能有多用心? 凡人自有因果,谢茂也懒得过问谢团儿得罪了多少人,自己犯的事,后果自己扛。 ——这点儿事且扛不起,还想当未来嗣皇帝的亲娘? 他本来也不想拆穿赵从贵这点儿私心。只是第一个替谢团儿辩解的人是衣飞石,势必就会得罪没说全真相的赵从贵。虽说谢茂觉得吧,这么些年来,赵从贵早该明白衣飞石的身份地位,十有八|九成不敢和衣飞石别苗头,可是,正如太后所说,面对衣飞石的事,谢茂的心眼就比针尖儿还小。 他顺口敲打了赵从贵一句,就仿佛衣飞石替谢团儿的辩解也是他的安排,就把衣飞石摘出来了。 “行了,朕知道了。”谢茂一直也不是多生气的模样,笑道,“滚出去吧。” 赵从贵挂着满头冷汗,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 ※ 一直过了清明,行了祭祀大礼,衣飞石终于表示可以出门了。 谢茂得了信儿立马去长信宫跟太后说了要出门“体察民情”,次日小朝会,就借口巡视稷下庄,宣布暂时休朝,诸事暂交内阁署理,散朝后,他就直接溜出了皇城,住进了襄国公府。 ——皇帝要微服出京,总不能把人马直接从皇城往外带,也太扎眼了不是? 此次出行,谢茂没有带大臣,连黎王也没有带着,听从衣飞石的安排,从听事司抽调了指挥副使黎顺参赞各地情报,又把在内阁混了两年的容庆带在身边侍奉笔墨,衣飞石掌总防务,调拨了八十名衣家亲卫在前面清路打前站,又有二百名羽林内卫乔装改扮缀在三十里外。 衣飞石本来打算一行人都充作行商,随行的护卫就可借口保镖货物,不那么扎眼。 哪晓得皇帝到了襄国公府,一行人换上行头,旁人也就算了,皇帝那是半点儿都没有商人的样子。 只得临时改变计划,假称皇帝是前内阁首辅林附殷家的表少爷,外出游学——其实也不算假称,皇帝就是林附殷的外甥。原本衣飞石准备的走骡、货车都用不上了,还得临时去借几辆世族公子出行常用的油壁车来。 “黎顺、容庆是长随,你就是朕的小弟弟。” 谢茂在屋内挑拣衣裳,俨然是一种小学生春游的心情。 衣飞石当然理解不了他这种心情。皇帝日常都穿御常服,看着这些衣服挺新奇,然而这些他都穿了二十年了,还激动个什么劲儿?不过,衣飞石还是顺从地拿起皇帝挑出来的衣裳,换上给皇帝看。 谢茂点了头,衣飞石就让下人搭配着收好。 二人正在屋内凑兴,衣飞石听见庭中急促的脚步声,微微皱眉。 没多时就听见门外郁从华的声音响起:“陛下!八百里加急!” 衣飞石立刻上前开了门,不止郁从华来了,内阁文秘司写字也来了一位,护着那封加急奏报。 谢茂急道:“快拆!” 有奏折淬毒之事在前,所有奏报都要检查之后才能呈递御前。 在襄国公府哪有查验的功夫?衣飞石顺手就把急报接在手里,拆开之后,远远递给皇帝看,郁从华连忙举来灯笼照明。 “简城暴|乱。” 看清楚急报之后,谢茂就镇定了下来,只略歉然地望着衣飞石,“一时出不去了。” 听清楚简城二字之后,衣飞石脸色就变了。 那地方曾是故陈西十一郡的战略要地,陈朝没有造大船的工匠,陆上交通十分重要,简城扼守东西通路,一直以来都屯兵不少。不过,谢朝船运发达,能从深水往来绕道运兵,并入谢朝舆图之后,简城的军事地位就往下降了一级。 陈地起了乱子! ……陈地终于还是起了乱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